第二卷 激流 第198章 縱有紅顏(1 / 2)

集中了軍權和財權,獨立了司法之後,張尋關心的就剩下兩件事:發展工業和農業。

這個時代當然不可能有什麼重工業,其實就是以軍器製造為龍頭的手工業。張尋的想法,沒必要設置一個類似工部的機構,相關事務全部交給現成的部門——軍器監就行了。軍器監下麵不是有一個工事署嘛,正好可以承擔各項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事務。軍器監現在歸李暮管,張尋也不想變了。這小子對這事挺上心,就讓他在軍器監發揮全部能量吧。

屯田按理來說應該是州刺史的職責。但現在是特殊時期,百廢待興,張尋希望能有專人專管,快點把忠義軍的耕地數提上來。於是任命裴禮為節度巡官,專管招撫流民,開墾荒地。張尋給裴禮的任務是明年忠義軍的耕地數要翻一番。裴禮欣然領命。他打仗不在行,屯田可是一把好手。

此時在座的這些人裏,還隻剩下三人沒被委以新職。分別是參軍韓三、奚康和鄧州長史曾慎遠。

張尋對一直有些鬱鬱寡歡的曾慎遠道:“歸厚,幕府中的文書工作,還離不開你。你還幹當初在向城時的老本行,做書記處的節度掌書記,如何?”

曾慎遠自然不會推辭。他從鄧州長史的位子上轉任節度掌書記,也是升官。掌書記在幕府中的作用很大,掌表奏書徽等文書工作,是溝通藩鎮與中央的高級文職僚佐,地位僅次於行軍司馬、節度判官等“上佐”。

最後,張尋還要給自己選兩個副手。他對韓、奚兩位參軍說道:“府中事務繁多,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韓參軍,奚參軍,你們二位,就做節度左、右判官如何?”

韓老漢微微一笑,點頭應允。奚康則略顯激動。

節度判官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如果把節度使比作一國之君,那麼節度判官就相當於宰輔。節度使如果領兵出去打仗了,藩鎮內的一切事務就都是判官說了算,政令隻要判官簽了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到了宋代又俗稱“簽判”。

奚康曾經隻是一個縣衙裏的刀筆吏,短短兩年時間,竟然就成為了一鎮“宰輔”,即便他這樣的淡泊之人,也有些不淡定了。他心中暗想,自己真是跟對了人!

至此,忠義軍幕府的框架基本上就出來了。

節度使張尋以下,日常軍務由行軍司馬裴仲負責。政務由左、右節度判官韓三和奚康打理。

往下是六個平行的職能部門:

書記處,節度掌書記是曾慎遠,相當於吏部和禮部。

度支司,度支使是史謙,相當於戶部。

刑獄司,提刑官是吳鐵鹽,相當於刑部。

屯田司,節度巡官是裴禮,相當於農業部。

踏白司,踏白祭酒是施驚墨,相當於安全局。

軍器監,總監頭是鄧州刺史李暮兼任,相當於工部。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張尋隻沒有設置兵部。因為他自己就是兵部。忠義軍正處於上升期,他需要牢牢掌控兵權。除他之外,任何人沒有調兵的權力。

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鼓掌”這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習慣,顯然是張尋帶來的。幾乎所有的參會人員都沉浸在升遷的喜悅當中,忠義軍中洋溢著一種蓬勃向上的氛圍。

這時張尋忽然大聲說道:“趁現在大家都在這,我還有一件喜事要宣布!”他指著身後侍立的宋蠻說道:“我這位小兄弟,就在今晚大婚!各位如有時間,就都來討個喜酒喝,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眾人一片歡呼,紛紛向宋蠻道喜。宋蠻已經羞紅了臉。因四天之後就是張尋大婚的日子,所以他本想低調把婚事辦了,誰都沒有通知。隻因他和新娘姚藥兒都已經沒了長輩,想請張尋為他們主婚。才通知了張尋。沒想到竟然給公之於眾了。

喜事宣布完,就散會了。有的人還沒從高興勁中緩過來;有的人已經開始著手立即開展自己的新工作;還有的人,在根據一係列新決策,來摸張尋的脈,分析今後忠義軍的發展和走向……但此時此刻,張尋已經跨上了飛奔的戰馬,直奔鄧州西門而去。李暮緊隨其後。他們要去接一個人。

鄧州城外,行人絡繹不絕,張尋焦急四顧。

“不是說已經到了城西五裏了嗎?怎麼還不見人?”

“莫非……”李暮欲言又止。

“莫非什麼?”

“他會不會直接去了那裏?”

“是了,一定是了。”張尋恍然大悟:“我們去那找他吧。”

鄧州城北,湍河南岸的一處山崗上。一座新墳孤零零的佇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