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漲潮 第75章 奔襲高陵城(2 / 2)

統領這五百齊軍的,正是趙東陽。原來他們已於昨夜二更,夜色掩護之下在上遊悄悄渡河。渡河之後即尋了一個村落,蟄伏起來。直到天明,才向東北方向的高陵行軍。這樣就巧妙的避開了李孝昌的灘頭防線。

同時,趙東陽派出一支百人左右的騎兵分隊,埋伏在高陵與東渭橋的驛路上,專門截殺唐軍往來信使。李孝昌向拓跋思恭求援的兩撥騎兵,都已被這夥人送去見了閻王。

由於敵情不清,拓跋思恭不敢全軍出擊。隻讓弟弟拓跋思忠領一千騎兵迎戰。並叮囑謹慎行事。拓跋思忠遠遠望見那股齊軍,就讓手下擺好陣形,隨時準備發起衝鋒。但沒想到,對方發現自己之後,竟然停止行軍,亦列陣而待。

拓跋思忠判斷這隻是一股先頭部隊。此時按兵不動,定是在等待後麵的大隊人馬。他不敢大意,連忙將這個信息傳遞了回去。

拓跋思恭收到消息十分緊張。如果有五百人規模的先鋒部隊,那敵軍總數最少也得有五千人。與自己的兵力不相上下。看來即將有一場苦戰。就在這時,他接到了李孝昌的求援信。信中言辭激烈,責問為何見死不救。拓跋思恭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齊軍同時向李孝昌和自己發起了進攻。那麼敵人前鋒此時按兵不動就能夠理解了,他們是在等待自己出兵增援李孝昌的時機。

拓跋思恭連呼“好險”。幸虧李孝昌的求援信現在才到。如果早一點到,可能自己此時已經在增援的路上了。到時這股齊軍若是突然殺出,自己猝不及防,定會損失慘重,一敗塗地也說不定。

拓跋思恭當即修書一封,告知李孝昌自己也遇到了賊軍的攻擊。賊兵眾多,一時難以分兵相救,要李孝昌務必堅守。待自己獲勝之後,再去解救。

“謊話連篇!”李孝昌將拓跋思恭的來信撕成粉碎,當著黨項信差的麵,怒斥道:“我在前線,他在後方,他遇的哪門子賊軍?還說什麼‘賊人甚眾’,放屁!如果真有那麼多賊軍,能從我眼皮子底下過河去打他?”

“確、確確……”這黨項人不知是漢話說不利索,還是緊張的,半天沒說清楚一句話。

“好了別說了!把這封信帶給拓跋思恭!”李孝昌將一封信扔給黨項信差。正是當初在齊軍細作身上搜到的那封。

李孝昌這時已經徹底相信那封信所透露出的信息了。拓跋思恭一定已經跟朱溫勾搭到了一起。此時見死不救,就是鐵證。

這時壕溝已經被齊軍填平了好幾處。隨時都可能進入殘酷的短兵相接。李孝昌開始考慮要不要退兵了。拓跋思恭就在自己身後。萬一黨項人徹底投靠了黃巢,從身後包自己的餃子,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孝昌終於下定決心,他叫來李孝恭,準備商量退兵事宜。

“退兵了!終於退兵了!”李孝恭一進帳就興奮的喊道。

這可把他老哥氣得夠嗆,怒斥道:“混賬東西!打了敗仗竟然把你興奮成這個樣?”

李孝恭被罵得一愣:“誰打敗仗了?是朱溫退兵了!”

原來,朱溫軍雖然填好了戰壕,卻並未對壕溝後麵的土牆發起強攻。反而全軍後撤,沿著渭河向上遊轉進。

這是什麼情況?李孝昌竟然看不懂了。填了一上午的土壕,好不容易填好了,最後竟然不打了?

李孝恭卻認為這事不難理解:“賊人畢竟是些烏合之眾,一定是指揮出現了反複。早上填壕,是為了正麵強攻。後來覺得強攻損失太大,就又想繞過防線攻擊我們的側翼了。”

李孝昌覺得如此也說得過去。於是命全軍不得鬆懈,盯緊齊軍的動向。同時將防線東側的一千騎軍全部調往西側。

四千齊軍在鄜延軍的注視下,繞過防線。他們竟然沒有理睬鄜延軍薄弱的側翼,而是向西北方疾馳而去。

原來,拓跋思恭才是這次齊軍攻擊的真正目標。

一千步兵填壕,不過是一顆煙霧-彈。休息了一上午的三千騎兵,才是真正的攻擊主力。

拓跋思恭命全軍嚴陣以待。未曾想等了半晌,卻未見敵人大隊人馬。反而等來了李孝昌的回信。他拆開一看,心說不妙,賊人竟然使了離間計!

這邊自己猜測中的敵軍大隊人馬遲遲不至,那邊友軍戰局越來越艱難,拓跋思恭開始懷疑這突然出現的五百敵騎不過是一隻疑兵。就是來迷惑自己的。因此才遲遲不戰。隻要一戰,就會露怯。

拓跋思恭想清楚這些,終於決定派兵援助李孝昌。隻有解了鄜延軍之圍,才能為李孝昌釋疑,化解敵人的離間之計。他派族弟拓跋思諫、拓跋思孝各領兵一千,總共兩千騎兵,直奔東渭橋,援救李孝昌。

同時拓跋思恭下令,要拓跋思忠立即主動向那五百齊軍發起進攻。

此時高陵城,已經隻剩下大約兩千黨項兵。拓跋思恭還不知道,他馬上就將麵對五千齊軍的瘋狂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