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庫房消毒。用1%的福爾馬林,1.5%-2%的氫氧化鈉或10%的(配後放置一晝夜的)漂白粉噴灑消毒。

1、溝藏法。挖南北走向的溝,長10米、深80厘米,上寬1米、下寬30厘米,在溝底鋪5-10厘米厚的幹沙,並用6%可濕性六六粉150-200克拌適量濕沙撒入溝內,殺蟲防鼠。將處理過的葡萄逐穗排放在溝底細沙上,一層濕沙一層葡萄,堆放3-4層即可,最後覆蓋20-30厘米厚的濕沙。初期用草席覆蓋,白天覆蓋、夜間打開,白天氣溫降到1-2℃時,夜間開始蓋草席,隨氣溫降低逐漸增加覆蓋物。

2、棚窖貯藏。將經過處理的葡萄裝筐或箱,置於預冷場所,下墊磚塊或枕木以利於通風,上蓋蘆葦遮蔭,直至小雪後入窖。窖內用木板搭成離地麵60-70厘米的墊架,果筐放在墊架上。在筐或箱上擱木條或秫秸把,上麵再放筐或箱,依次擺放3層,呈花朵形。每窖擺3-4行,中間留人行道。入窖後采用通風、灑水封閉等辦法來保持貯藏的溫度和濕度。在貯藏過程中不宜翻動葡萄,並應嚴防鼠害。

3、平房貯藏。選擇通風良好的房間且經過消毒處理。將處理好的果穗果柄向上,再放入筐中,且每個果穗錯開放置,以每筐裝20-25千克為宜。在室內架板,離地麵60-70厘米,第一層果筐放好後,筐上擱木板,再放第二層,依次進行。中間留人行道,以利於通風。室內要求溫度在0-1℃,低溫時,要生火,相對濕度為80-90%,幹燥時可在地上潑水增濕。

4、冷庫貯藏。將經過處理的葡萄裝入用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製成的可裝4-5千克葡萄的袋中,紮口密封。維持庫溫-1.5至0℃,相對濕度為90%-95%,氧2%-5%即可。

蜜棗的簡易加工技術

1、選擇原料:選用果實大、果肉肥厚疏鬆、果核小的品種。棗果色澤在轉白而未變紅時采收為宜。

2、清洗劃皮:采後的棗果經挑選分級清洗後,用劃皮器或手工將棗果縱劃成許多細紋,以劃破棗皮為度。

3、熏硫:先用水浸透棗果,再倒入烘盤送進熏硫室進行熏硫2小時~3小時取出。

4、糖煮:按棗果重的70%稱取白糖,即10公斤棗稱7公斤白糖。先將4公斤糖放入鍋中(以銅鍋為好),加入1.2公斤左右的水溶化糖,再加入棗果,約煮半小時。並輕輕翻動,促進糖液滲透。然後將剩餘的3公斤白糖加入,繼續熬煮50分鍾。當溫度達到103℃~105℃,即可起鍋倒入缸內,繼續浸漬30小時左右。

5、烘烤:將棗果瀝去糖液鋪在烘盤上,送進烤房烘烤,溫度保持在55℃~65℃,待蜜棗烘至6成~7成幹時取出,逐個用手捏成完整的扁圓形,再上烘盤繼續幹燥,至表麵不粘手、果肉有韌性時為止。

放任山楂樹的“7521”修剪

放任生長的成齡山楂樹,修剪時應調節好各級骨幹枝的關係,使生長和結果達到平衡。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對這類山楂樹的具體修剪措施,可概括為“七疏、五縮、兩截、一培養”。

1、七疏

一是疏除幹枯枝和病蟲枝。結合修剪時進行,將幹枯的死亡枝和病蟲枝清除並集中燒毀。

二是疏間骨幹輪生枝。首先要保留位置適當、有發展前途的5-7個大枝,作為永久性的骨幹枝。然後將其餘位置不當、又無培養前途以及抽枝弱的大枝,分批、分期、分級進行疏除。疏除時,切忌一次砍掉。如果一次疏除過多,會因殺傷太大影響樹勢,或造成過多、過大的空間,影響當年的產量。為彌補這一缺陷,可通過回縮一部分中、小枝來解決密擠問題。

三是疏間重疊枝和並生枝。當兩枝上下相互重疊或並生或交叉生長時,應把位置適當、方向好、生長健壯的枝留下,把不好的枝去掉。如果兩個枝的生長差不多,應選留一枝,把另一枝壓縮;如果兩枝上下重疊、交叉、交錯、相互碰頭,則可采用一抬一壓、調節角度,讓出空間的方法來解決。

四是疏間樹冠外圍三叉枝。一般應疏掉中間一枝。即"逢三去中間,留枝分兩邊"。但是,如果側生枝生長的位置不適當,也應去掉。

五是疏掉競爭枝。枝頭上的延長枝。如果兩枝分生的角度小,而它們的生長勢又很強,常會發生相互競爭。在修剪時,應把著生位置適當的一枝留下,把另一枝根據情況,一次或分次剪掉。

六是疏間內膛密的徒長枝。弱樹樹頭焦梢以後,或因骨幹枝角度的加大,內膛就容易萌發徒長枝,應適當進行疏除。

七是疏間密生結果枝。修剪時對盛果期的大樹應去弱留強,去下垂枝留兩側枝;對初結果期的壯樹要去旺盛枝留中庸枝,去直立枝留平斜枝;如果樹冠外圍小枝密集,內膛空虛,應在密處多疏枝,在稀處多留枝,特別是要疏除外圍的密擠枝、雞爪枝、病蟲枝、枯焦枝。

2、五縮

一是回縮焦梢枝。出現焦梢現象的骨幹枝,應從有分枝的地方進行回縮修剪。如焦梢枝下部有徒長枝,則可對徒長枝進行培養,以代替原來的骨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