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俗話說,“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我們往往隻是看到別人在舞台上精彩絕倫的表演,而沒有看到別人為了這表演付出了多長時間的辛勤和汗水。
柳公權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老師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相比,小公權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
從此以後,他寫的大字,得到同窗稱讚、老師誇獎,連嚴厲的父親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兒的老頭放下擔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隻見寫的是:“會寫飛風家,敢在人前誇。”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並不好,不值得在人前誇。這字好像我擔子裏的豆腐腦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塗。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原城裏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權很生氣,以為老頭在罵他。後來想到老頭和藹的麵容、爽朗的笑聲,又不大像罵他,就決定到華原城裏去看看。華原城離他家有40多裏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早,悄悄給家裏人留了個紙條,背著幹糧袋就獨自往華原城去了。
柳公權一進華原城壽門,見北街一棵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隻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龍飛風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的老頭沒有說假話,慚愧極了,心想:我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麵前,說:“我願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幹不成活,隻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
俗話說“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我們往往隻是看到別人在舞台上精彩絕倫的表演,而沒有看到別人為了這表演付出了多長時間的辛勤和汗水。學習也是一樣,優秀的學習成績,並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得來的。
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老人對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50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裏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刻在心裏,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憤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遊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融注到書法藝術裏去。
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可是,柳公權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還是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原城南的鸛鵲穀,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他80多歲去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