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期間,孫正義偶爾翻閱《大眾電子》雜誌,一張照片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英特爾生產的計算機芯片。他心中湧起一股衝動,眼淚頓時流了下來。他一直想做大事,可做什麼並不清楚,此刻才知道,他做的事應該選微型計算機。
此後,在美目的幾年時間裏,孫正義一方麵勤工儉學,一方麵搞小發明,他構想的“有聲多國語言翻譯機”研製出來後,他一次就獲得約200萬美元。
21歲那年,孫正義攜著妻子從美國回到日本。孫正義以1000萬日元注冊創辦軟件庫公司。公司成立那天早上,他跳上一個裝蘋果的箱子,熱情地對兩名雇員發表演講,我們公司5年內銷售規模要達到100億日元,10年要達到500億日元……兩個雇員目瞪口呆,他們認為自己的老板發瘋了,哪裏知道當一個人做自己喜歡並擅長做的事時,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果然,1982年春天,孫正義的軟件庫成為日本最大的軟件批發公司,各地的軟件銷售公司紛紛加盟,孫正義在代理界的領導地位牢牢確立。
1994年,軟庫公司公開上市,很快,股價猛增20%,達到每股160美元。孫正義個人擁有公司一半股份,也就是說他擁有了35億美元。
孫正義的創業選擇成功了,他成了日本的巨富。
專注於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看起來可做的事情有很多,但真正能夠做好做透的卻很少。專注於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才是通往成功的一條捷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僅用5年多時間就獲得了物理、數學雙學士和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於40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丁肇中先生說:“與物理無關的事情,我從來不參與。”
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王文京(用友軟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從一介書生發展到個人身價高達數十億元,他一手締造的用友軟件也牢牢占據著中國財務軟件的領導地位。談及自己的創業,王文京用最簡單的語言概述他的成功經驗:“一生隻做一件事。專注,堅持。要想在任何一個行業出頭,必須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決心,人一生其實隻能做好一件事。”正是憑著這樸實而堅定的人生信條,王文京實現著用友軟件商業化的夢想。
專注於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隻要努力做得更好,也會有不尋常的收獲。
有一位農村婦女,沒讀完小學,連用漢語表達意思都不太熟練。因為女兒在美國,她申請去美國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請時,申報的理由是有“技術特長”。移民局官員看了她的申請表,問她的“技術特長”是什麼,她回答是會“剪紙畫”。她從包裏拿出剪刀,輕巧地在一張彩紙上飛舞,不到3分鍾,就剪出一組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移民局官員連聲稱讚,她申請赴美的事很快就辦妥了,引得旁邊和她一起申請而被拒簽的人一陣羨慕。
盧卡諾·帕瓦羅蒂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有很多人曾向請教成功的秘訣,他每次都提到父親的一句話:“如果你想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你可能會從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隻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
在回顧自己走過的成功之路時,帕瓦羅蒂說:“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身為麵包師的父親就開始教我學習唱歌。他鼓勵我刻苦練習,練好基本功。當時,我興趣廣泛,有很多愛好和目標——想當老師,當科學家,還想當歌唱家。父親告訴了我這句話……經過反複考慮,我選擇了唱歌。於是,經過7年的不懈學習,我終於第一次登台演出了。又用了7年,我才得以進入大都會歌劇院。而第三個7年結束時,我終於成了歌唱家。要問我成功的訣竅,那就是一句話:請你選定一把椅子。”
我們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
嘉信理財的董事長兼CEO施瓦布,從小文科成績很少及格。他的讀寫速度很慢,英文課需要閱讀經典名著時,隻能從漫畫版本下手。他常常說:“我的腦袋裏有想法,但是卻沒有辦法將它寫出來。”後來醫生診斷他患有識字障礙。
施瓦布之後憑借優異的數理成績,進入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就讀。他發現商業課程對他而言比較容易,於是選擇經濟為主修,在英文及法文仍然不及格的同時,投全力於商學領域,獲得MBA學位。畢業時,他向叔叔借了10萬美元,開始自己的事業。1974年,他於舊金山創立的公司,如今已名列《財富》雜誌500家大企業,擁有26000多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