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告訴自己是第一(2)(3 / 3)

另外開辟一條新路,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善於變通的人。隻有打破常規,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最終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1982年,在美國《幸福》雜誌上所列的全美500強大企業名單裏,赫然躍上了一名新秀——名不見經傳的蘋果計算機公司。

一年之後,奇跡再次發生。當美國《幸福》雜誌再次公布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的排位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年輕的蘋果計算機公司青雲直上,一舉躍到了第291位,營業額達9.8億美元,職工人數4000人。它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美國企業界的極大關注。

創辦這家公司的是兩位年輕人,他們是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奈克。

當時,美國的許多計算機生產廠家,都把研製和生產的重點放在大型計算機上。雖然微電腦在美國市場上已經出現,但大多是供工程師、科學家、電腦程序設計師使用,普及程度還非常低,很少有普通家庭購買。

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奈克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另辟新路,將注意力集中到個人計算機上。

創業開始,困難重重,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喬布斯賣掉自己的金龜牌汽車,沃茲奈克賣掉了心愛的計算機,倆人湊了1300美元。沒有工作場所,他們就在喬布斯父母的汽車庫裏工作。他們弄來廉價零件,利用業餘時間在汽車庫裏苦幹。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在1976年研製成功了一台家用電腦,命名為“蘋果I號”。當他們把這台電腦拿到俱樂部去展示時,立刻吸引了不少電腦迷,他們紛紛掏錢要求購買,一下子就訂購了50台。為了生產這50台電腦,他們跟幾家電子供應商談妥,以30天為期限,向電子供應商們賒了2.5萬美元的零件,結果在29天之內就裝配了100台家用電腦。他們用50台電腦換了現金,還將借款償還了供應商。

從此,局麵打開了,他們的訂單源源不斷。他們認定家用電腦的發展前景廣闊,打算成立一家公司,專門生產家用電腦。

他們的想法得到了投資家馬克拉的支持,他願意投資9.1萬美元,美國商業銀行也貸給了他們25萬美元。然後,他倆又開始了遊說活動,募集到60萬美元的資金。這樣,1977年,“蘋果計算機公司”宣告正式成立。馬克拉擔任公司董事長,喬布斯任副董事長,斯科特任總經理、沃茲奈克任副總經理。

他們將辦公地點從汽車庫裏搬了出去,又網羅各方麵人才,共同研製和改良家用電腦。不久,他們又向市場推出了“蘋果Ⅱ號”、“蘋果Ⅲ號”和“裏薩”等個人電腦新產品。

蘋果計算機公司獨辟蹊徑,瞄準其他計算機公司遺漏的“盲區”,閃電般向市場推出的家用電腦,迎合了美國大眾的需要,銷路非常好。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買到一部蘋果計算機,形成了蘋果計算機銷量與日俱增的大好形勢。

到1981年,蘋果計算機公司生產的個人計算機,占據了美國市場上個人電腦總銷售量的41.2%。難怪在紐約基礎書籍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暢銷書《矽穀熱》中,對於蘋果計算機公司發跡和崛起的速度極為讚歎,認為“一家公司隻用了5年時間就有資格進入美國最大500家企業公司之列,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一個開拓者

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一種強烈的創新和開拓意識。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從我們未知的領域入手,向別人沒有涉足的地方邁進。隻有這樣,才能在你所涉及的領域中,成為一個開拓者,並會留下閃光的足跡。

博物學家達爾文的巨著《物種起源》和他提出的“物競天擇”的生物進化理論,對於人類文明的進程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影響著生物科學研究,而且影響著人類的思維習慣。如果不是他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就不會有這部震撼世界的著作和這種影響世界的理論。

要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並不是說一說那麼簡單,它需要你付出極大的勇氣和艱辛的勞動。達爾文的成功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小時候,達爾文特別好奇。上學以後,達爾文對那些陳舊的課程不感興趣,他喜歡讀課外書,尤其是那些和生物有關的課外書。父親看他留在中學不會有什麼前途,就送他去愛丁堡大學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