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生意場上交友要把握的分寸和尺度(1)(1 / 3)

生意人需良師益友

良師益友在你的生命中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他願意向你傳授畢生所學的知識和智慧,可以鍛造你的人格,可以幫你指點錯誤,改正缺點,使你少走彎路,進步得更快。

中國古代有“恩師如父”之說,師徒情結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師父不僅是一位教練,更是一位好朋友。每個人的智慧和知識結構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

你可能會認識到許多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你會發現那些真正成功的大部分人,會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某位良師或益友。

的確,這樣的良師益友,會因為看見自己的高徒或知己因為不斷攀上新的成就巔峰而從中感受到無限的滿足、驕傲以及很大的激勵。

如果你肯吃苦上進、有積極的上進心,你努力了半天,還是不能夠達到你所想達到的成就,那你真的應該去找一位現在仍然活躍在你這一行的資深前輩,設法與他建立長期的關係,並且向他尋求協助。

當那些具有高度事業心、認真工作、渴望獲得事業成就的人,向自己心儀的對象尋求協助時,絕大多數成功的人,會很願意幫忙,也很喜歡提攜後進。

找一位能夠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即使你要跟對方分攤一些傭金也是十分值得的。而這位擔任良師益友的前輩,本身也會因為指導這種好學上進的晚輩,而從中享受到很多樂趣甚至鼓舞。

這種良師高徒的關係,你要如何維係呢?你可以借由每隔一周跟對方吃早餐,順便從中請教,或是安排定期的訓練課程,或是其他的任何一種方式。關鍵就是,彼此一定要有互動,能夠觸及彼此的內心,相互激勵。

朋友也分三六九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同關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同慣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陳安之說過,你要成為什麼樣人,你就要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和成功都做朋友;如果你想創業,你就要跟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人做朋友;如果你想學吉他,你就要跟吉他手交朋友。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朋友也是這樣的,有所選擇的交朋友。

我們交朋友時,要把朋友分類。這樣,我們可以少愛傷害,少走彎路。我們可以知道:有的朋友可以交往,有的朋友不可交往;有的朋友可以深交,有的朋友可以淺交;有的朋友可以說知心話,有的朋友不可以講實話。

有個地方士紳,朋友無數,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誇耀,說他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後來有人問他,朋友這麼多,他都同等對待嗎?他沉思了一下說:“當然不可以同等對待,要分等級的!”他說他交朋友都是誠心的,不會利用朋友,也不會欺騙朋友,但別人來和他做朋友卻不一定是誠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清高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想從他身上獲取一點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

“對方有壞意,不夠誠懇的朋友,我總不能也對他推心置腹吧!”這位士紳說:“那隻會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況下,他把朋友分了“等級”,有刎頸之交級,推心置腹級,協商事情級,酒肉朋友級,點頭哈哈級。

他就根據這些等級來決定和對方來往的密度和自己心窗打開的程度。“我過去就是因為人人都是好朋友,受到了不少傷害,包括物質上的傷害和心靈上的傷害,所以今天才會把朋友分等級。”他說。

把朋友分等級聽來似乎無情,但聽了那位士紳的話,使我們覺得分等級的確有其必要,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要把朋友分等級其實不容易,也許你會這樣想:朋友相交以“誠”,此乃至理,那為何又要分“等級”?那不就不誠了嗎?但因為人都有主觀的好惡,因此有時會把一片赤心的人當成一肚子壞水的人,也會把凶狠的狼看成友善的狗,甚至在旁人點醒時還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非得到被朋友害了才大夢初醒。所以,要十分客觀地將朋友分等級是十分難的,但麵對複雜的人性,你非得勉強自己把朋友分等級不可。心理上有分等級的準備,交朋友就會比較冷靜客觀,可把傷害減到最低。

要把朋友分“等級”,對感情豐富的人可能比較難,因為這種人往往在對方尚未把他當朋友時,他早已投入感情;而且把朋友分等級,他也會覺得有罪惡感。不過,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學習,慢慢培養這種習慣,等到了一個年紀,自然熱情冷卻,不用人提醒,也會把朋友分等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