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2 / 2)

(2)成立中小企業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擔保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資金來源可以是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的入會費,管理上實行基金封閉運行,集中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3)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組織,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擔保費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財政部等10部委不久前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中小企業用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就引導中小企業增強信用觀念,改善其信用狀況以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以及加快我國社會化信用體係的建設步伐。這標誌著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化信用體係建設開始啟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過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擔保製度和建立其它社會化服務體係(如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機構,中小企業投資及融資信息服務機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結合起來,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

(二)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規範企業會計秩序

(1)強化中小型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加強企業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領導。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增強,不僅避免會計違法行為的發生,還有利於依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2)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以人為本,努力提高廣大財劣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抓好後繼教育工作,並在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同時,開展好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勵機製,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實現規範化管理。當前應該嚴格執行財政部規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使證、賬、表的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標準規範的要求。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的崗位責任製,使之分工科學合理,職責明確。

(三)重視專業財務管理人才的吸納及培養

中小型企業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後,企業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都是麵向市場的,財務工作也處處體現了市場對於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的深遠影響。企業正是通過財務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內部形式上相互隔離但內容上緊密相關的各項決策過程結合起來,以麵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作用下,業主及高層管理者應重視財務專業人才的作用,安排專職財務管理人員有能力的企業應專設財務管理機構並賦予應有的權力和手段,實現合理籌集資金有效運用資金,加強有效的財務分析與監督。

總之,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支撐則是會計核算。民營企業要切實提高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性認識,從大處著眼,從基礎起步,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也應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監督和指導,這樣才會保證民營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文.財務管理防範[J].財會研究,2002,(10).

[2]楊莉,楊明遠,石錫軍.企業應積極推行財務集中管理模式[J].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