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還是“壞人”?糾結女兒弑父哀怨叢生(3 / 3)

那是愛的“要挾”嗎?為母親“清障”網上雇凶弑父

本以為可以“乘勝追擊”的陳誦,看到女兒又對自己不理不睬,憋不住20多年的積怨,跑到薑厚美和女兒門口大吵大鬧:“這麼多年了,就是鐵石心腸也該軟了吧,你這個女人怎麼就這麼心硬呢?”不明真相的鄰居圍過來看熱鬧,薑厚美和薑欣趕緊把他拉進屋裏。陳誦一看這招挺管用,大搖大擺地在屋裏巡視一圈後在沙發上坐下,對著母女倆說道:“你們欠我太多了,看看我過的什麼日子,你們倒是挺富裕的。”薑厚美沒好氣地說:“這些都是用我的退休工資和薑欣炒股賺錢買的,你有什麼不平衡的?”陳誦“哼”了一聲:“我們三個人本來就不應該分開,我要搬回來住!”說罷,他站起身看了女兒一眼後,揚長而去。

第二天,陳誦連電話都不打,又找上門來,一進屋就大聲問薑厚美:“複婚的事情考慮得怎麼樣了?”薑厚美回答道:“你想都別想!”一聽這話,陳誦的嗓門更高了:“那你們娘倆給我買套大房子住,我這一輩子就毀在你們手裏了,欠我的該補償給我。”說完轉身就走,留下薑厚美母女倆麵麵相覷。

第三天、第四天,陳誦又如法炮製,每次都是兩句話:“或者複婚,或者給我買套房子。”薑厚美氣得臉色發青,卻又毫無辦法。而陳誦看見自己這一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頗為得意,在日記裏寫道:“看來我以前是太老實了,早知道應該早點去鬧……”

幾次三番,薑厚美忍不住責備女兒:“你看,說了他是壞人,你卻可憐他。現在誰來可憐我們,這樣鬧下去可怎麼辦?”看著因為自己一時心軟,換來的是生活的混亂和接連不斷的麻煩,薑欣十分後悔。她又買了一大袋營養品,主動到小屋看望父親,並懇求說:“爸爸,我再叫你一聲,生活費我可以給你,但請你不要再騷擾我和媽媽,天天這樣,我們受不了!”

陳誦說:“不去也行,你們娘倆來這裏陪我生活。”薑欣的憤怒一下子被點燃了。因為父親犯下的“原罪”,母親從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幸福;自己學業、工作備受影響,心理陰影籠罩了她20多年,唯有一份安寧,現在看來也要被父親親手毀掉!她再也無法按捺住自己的憤怒:“我告訴您,那是不可能的!”她轉身便走,眼淚一瞬間流滿雙腮。

案發後,據薑欣交代:因為一再受到父親騷擾,母親又不停地數落她的不是,她心裏的憤怒和不平找不到人排解,一向我行我素的她暗下決心:滅掉父親,永遠除掉這個“後患”,為母親的安寧和幸福清障……

由於多年的封閉生活,薑欣並沒有什麼社會交往,網絡就是她的世界。她開始上網搜索“雇凶”、“複仇”等字眼。2013年9月初,她通過QQ聯係上鄭州的鄭長偉,允諾出資2萬元,讓他殺掉陳誦!

19歲的鄭長偉本隻是在網上玩一個“殺人遊戲”,他打算先答應薑欣,把2萬元騙到手。薑欣事先隻付了他1400元,餘款在事成之後再付。9月20日晚,鄭長偉從鄭州坐火車出發,21日到達南京後,當晚薑欣帶他踩點指認“目標”後,催促他趕緊動手!22日晚,鄭在一家超市買了把水果刀,藏在小屋門口的陰影裏。約晚上9點,陳誦從外麵回家,鄭長偉上去對準他的胸口猛捅一刀,便倉皇逃離現場。陳誦呼喊著“救命”追出幾步,便因失血過多倒在了自行車棚裏。

住在小區一樓104室的鄰居張金文聽見有人呼喊“救命”,借著路燈,看到對門獨居的陳誦倒在車棚裏,跟兒子一起出門察看,發現陳誦趴在地上,身下淌出一股股鮮血,趕緊打電話報警。110警車和救護車趕到現場,陳誦已因胸部遭銳器刺戳致大出血而死亡。

63歲的陳誦從知行中學退休後,一直獨居,社會關係簡單。警方在陳誦的小屋裏,發現了他生前寫下的大量日記,裏麵記錄了他跟蹤女兒的過程和計劃複婚的心態,並發現案發前與其聯係最多的就是女兒薑欣,而薑欣又同鄭州的鄭長偉電話聯係頻繁,先後將兩人拘留審查。薑欣、鄭長偉很快交代了犯罪事實。

薑厚美得知女兒從網上雇凶殺害親生父親,震驚並痛心不已。她四處奔走,為女兒聘請律師,向辦案機關求情,希望減輕女兒的罪行。

而在看守所裏,薑欣痛悔得多次咬手腕、撞牆企圖自殺,並給母親寫信:“顧影自憐、自欺欺人,活得荒腔走板而不自知,如此荒誕的人生何以為繼……死不可怕,最可怕的莫過於求死不能,卻還要生不如死、行屍走肉地繼續苟延下去,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落差造就悲劇……”

為了讓薑欣不再傷害自己,薑厚美和親友們給她送去各種書籍,律師和檢察官也不斷地幫助和開導她,薑欣漸漸從消沉的陰影中擺脫出來。2014年9月,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薑欣無期徒刑,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鄭長偉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目前,此案正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複核。

[編後] 父親當年出軌,母親用嚴厲的手段懲罰父親,致使父親大半生落魄孤獨;這也造成女兒的逃離,給她的生活帶來巨大陰影。其實,母親活得也同樣淒惶。當愛情不在時,還有親情,還有寬容。假如長大後的女兒在試著喚起父愛時,父母能超越不平和仇恨;假如女兒在親情受阻時,能用感情和理智在父母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又怎會發生這一人倫的悲劇?

(主犯鄭長偉為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