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綜述(3 / 3)

七、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貨物結構

廣義的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構成,是指貨物、服務在一國進出口或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狹義的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構成,是指貨物貿易在一國進出口貿易或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

對外貿易貨物結構(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類貨物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貨物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國際貿易貨物結構(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大類貨物或某種貨物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貨物或某種貨物貿易額與整個世界出口貿易額相比,以比重表示。為便於分析比較,世界各國均以《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公布國際貿易和對外貿易貨物結構。

對外貿易或國際貿易構成可以反映出一國的或世界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和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等。對外貿易服務構成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或世界服務進出口中各類服務的構成。

八、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構成,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貨物和服務的去向和進口貨物和服務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係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國家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貨物與服務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貨物與服務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貨物與服務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貨物與服務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貨物與服務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同異

一、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相同點

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一致性表現在:都是商品和服務的交換;交易過程大同小異;經營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潤或經濟效益。

二、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不同點

(一)對外貿易困難比國內貿易多

1.語言不同

在國際貿易中各國如使用同一種語言,不會有語言困難。但實際上各國語言差別很大。為使交易順利進行,必須采用一種共同的語言。當今國際貿易中最通行的商業語言是英文。但英文在有些地區使用還不普遍。因此,除通曉英文外,還要掌握一些地區的語言。

2.法律、風俗習慣不同

各貿易國家的商業法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差別很大,這些都給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3.貿易障礙多於國內貿易

為了爭奪市場,保護本國工業和市場,各國往往采取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來限製外國商品的進口。它們對對外貿易造成了許多障礙。

4.市場調查困難

進行對外貿易,開拓國外市場,出口廠商必須隨時掌握市場動態,了解貿易對象的資信狀況。收集和分析這些資料不如國內貿易來得容易。

5.交易接洽困難多

因缺乏國際貿易共同法規,一旦出現貿易糾紛,不易順利解決。

(二)對外貿易比國內貿易複雜

1.各國的貨幣與度量衡差別很大

在國際貿易中,應采用何種貨幣計價?兩種貨幣如何兌換?各國度量衡不一致時如何換算?凡此種種,對外貿易都比國內貿易複雜。

2.商業習慣複雜

各國各地市場商業習慣不同,怎樣進行溝通?國際貿易中的規約與條例解釋是否一致?對外貿易也比國內貿易複雜,稍有不慎,便會影響貿易的進行。

3.海關製度及其他貿易法規不同

各國都設有海關,對於貨物進出口都有許多規定。貨物出口,不但要在輸出國家輸出口岸履行報關手續,而且出口貨物的種類、品質、規格、包裝和商標也要符合輸入國家的各種規定。

4.國際彙兌複雜

國際貿易貨款的清償多以外彙支付,而彙價依各國采取的彙率製度、外彙管理製度而定,使國際彙兌相當複雜。

5.貨物的運輸與保險

國際貿易運輸,一要考慮運輸工具,二要考慮運輸合同的條款、運費、承運人與托運人的責任,還要辦理裝卸、提貨手續。為避免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的損失,還要對運輸貨物加以保險。

(三)國際貿易風險大

1.信用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自買賣雙方接洽開始,要經過報價、還價、確認而後訂約,直到履約。在此期間,買賣雙方的財務經營可能發生變化,有時危及履約,出現信用風險。

2.商業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因貨樣不符、交貨期晚、單證不符等,進口商往往拒收貨物,從而給出口商造成了商業風險。

3.彙兌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必有一方要以外幣計價。如果外彙彙率不斷變化,信息不靈,就會出現彙兌風險。

4.運輸風險

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裏程一般超過國內貿易,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風險也隨之增多。

5.價格風險

貿易雙方簽約後,貨價可能上漲或下跌,對買賣雙方造成風險。因對外貿易多是大宗交易,故價格風險更大。

6.政治風險

一些國家因政治變動,貿易政策法令不斷修改,常常使經營貿易的廠商承擔很多政治變動帶來的風險。

因此,經營對外貿易,要具有一係列條件:遠大的眼光,良好的商業信譽;各種專業理論與知識;靈通的商業情報;雄厚的資金和完備的組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