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自己(3 / 3)

如果你是一名戰士,且把過去種種錯誤埋葬,用積極的行動取而代之。告訴自己,你絕對不再故意重蹈覆轍。你的目標就是在此時此刻認真地活。“俾得處方”將為你提供積極的行為模式,以取代過去多慮的習慣,並進而積極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們告訴你,過去隻不過是一桶灰燼而已。

俾得處方五

俾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把你的生活設計成一個冒險的曆程,並在其中扮演一個令自己引以為做的角色。英雄的高貴行徑,就是按自己的自由意誌行事,不企圖反對或超越他人的期望。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找出你的內在力量,並且有創意地加以運用。試想,哪些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特質?英雄是否會挺身護衛自己信仰的理念?這一點你肯定做得到。英雄是否會耐心地朝有意義的目標邁進?這一點你也可以做到。

盡量發現自己的能力及信念。請記住,每當你自動自發、意誌堅決地進行一件事時,你就再度肯定了自我們的價值與自尊,而且成為自己的英雄。

發覺自己深受煙癮之害的老煙槍,一旦戒掉煙癮,他就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有意識地避免使用洗潔精以降低環境汙染,並且試圖製止社會上傳單滿天飛現象的家庭主婦,就是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在我們眼中,曆史上的英雄似乎都是詩化人物,因為他們好像都高高在上。但是,如果我們把發生在鄰人身上質樸的事情說出來,它聽起來也會像詩一樣美。

——柯蒂斯(G.Curtis)

有時候隻要挺身為自身權利表明立場,就可能使一個人成為公眾英雄。希克爾(V.Hickle)剛買了一部新車,卻因為零件故障,不久就出了毛病。由於經銷商拒絕為他換車,他就在車身上畫了一個超大型的黃色擰檬,把車停在經銷商的辦公室前。希克爾的驚人之舉,為他自己帶來了強烈的驕傲感,也引起了全國的注意;最後,他甚至如願以償地換到一部新車。

世界上最傑出的改革家,都是從自己開始做起的。

——蕭伯納(G.B.Shaw)

俾得處方六

俾得驕傲感:犒賞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可。外界的認可通常是最佳的回憶和強心劑。層級體製發展了一套完全依賴他人認可的“排隊行為”模式。

自我們評估和自我們報酬,將原先以他人為導向的行為模式,轉變為以內在自我們為導向。不學習自立自強,隻一味尋求他人認可的人,將永遠無法獲得滿足感。

為了保護你的個性,使之不受這個既瘋狂又令人沮喪的世界的腐蝕,你必須經常抽出時間犒賞自己。此舉將使你能夠直接享受自己行為的成果,而且會帶來長期的滿足感。如果缺乏自愛做為後盾,來自他人的報酬也將形同虛設。

“俾得驕傲感”異於一般的自我們教育,和一廂情願式的想法。這個特別的處方,要求你以自己的目標和個人想要加強的人性特質為基礎,去評估自己的表現。如果評估結果顯示,你的行為和所企求的目標符合,那麼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把事情處理得很好!”或“這真是個具有建設性的點子。”這類讚美的話語,能對你產生激勵作用。練習自我們評估和自我們報酬,不但能強化自我們認同感,也不會對外界不按牌理出牌的批評太過敏感。

讚美自己的好處是,既能說盡美言,又能切中要點。

——巴特勒(S.Butler)

俾得處方七

俾得實用主義:為他人服務。

“實用主義”是指凡事皆以經驗而非理論為本,所以實際經驗是本處方的根本基礎。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尋得自我們認同感,或者至少在付出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一番新的認識。

“俾得實用主義”和其他幫助個人建立自我們認同感的處方,並不發生衝突;相反的,它要你出於自願地為他人服務,而且你可以預期“俾得驕傲感”將是你唯一的報酬。如果你幫助他人之後,發現自尊和滿足感都獲得提升,那麼你可以考慮創辦一個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的企業,或者致力於你認為很有意義的工作,無論如何,這都顯示出你發現了自己的優點。

“俾得實用主義”不可和為體係的成就而努力混為一談,因為後者所帶來的外在讚美、名聲或報酬,都是可以預期得到的。

為別人服務,其實是我們居住在塵世間應付的房租。

——格倫費爾(w.Grenfe11)

“俾得驕傲感”大部分源於心甘情願的自我們付出。你可以借此證明自己已經具有某種程度的認同感。這不僅決定了“你是誰”、“你是什麼”,也決定了“你可以做什麼”。如果你能做到隻問付出,不求受者的讚美和社會認可,那麼你就是一位十足的人道主義者。

貪婪與快樂未曾謀麵,他們怎麼可能結為友伴呢?

——富蘭克林(B.Franklin)

俾得處方八

俾得座右銘:再度肯定自己。

“俾得座右銘”是用來提醒自己,經營一個有價值的個人生活應學習哪些事物。在這個是非混淆的世界裏,任何一則經常耳提麵命的座右銘,都能做為你調整生活的方位指標。你可以自創也可以借用我們或別人的座右銘。字句的出處並不重要,隻要座右銘能夠加強你個人的認同感,以及人道價值觀即可。

身為人類家庭中的一名優秀成員,我們發誓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並透過言語或行動實踐我們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