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心理療法排毒情(3)(2 / 3)

嗜睡的心理療法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每天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即便是在工作、學習或者看書時,他們的神智也接近混沌狀態,好像從來都沒有清醒的時候。不管晚上睡多長時間,他們也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由於長時間地處於一種睡眠狀態,這就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領導交代的工作任務,他們不能及時地保質保量地完成;在家做飯的時候做著做著就睡著了;出門坐公交車時就在公交車上睡著了,結果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知道下車。類似的尷尬事情經常發生。

這種人絕不是單純的愛睡覺,而是一種嗜睡症患者。嗜睡症是一種睡眠紊亂症,表現為周而複始無法控製的白天睡眠和夜間睡眠失調。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含有一個被稱為海波白癡縮氨酸的神經元的損失,導致了這種病症的發生。

嗜睡與心理、性格因素有關,如白天心情不愉快,學習、工作壓力過大,個性的內向等都可能出現該症狀。也有人認為,嗜睡症是一個人逃避現實生活壓力的一種消極行為反應。嗜睡還可能與環境因素、身體因素、藥物因素、腦部病變等有關,例如,孤獨、單調、寂寞的環境,身患疾病,服用安眠藥,腦部出現炎症、腫瘤、腦萎縮、腦血管疾病等較易發生嗜睡的症狀。

嗜睡症是一種過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發作。主要有以下特點。

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作。有時候,睡眠發作不能用睡眠時間不足來解釋,清醒時達到完全覺醒狀態的過渡時間較長也屬於睡眠發作。

每天出現這種睡眠障礙,持續1個月以上或反複睡眠發作,引起明顯的苦惱或影響工作或家庭生活。

排除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白天嗜睡和發作性睡病,嗜睡症的發病多與心理因素有關。

嗜睡症多發於青少年,男性比女性更為高發。嗜睡者發病時心智狀態會發生改變,主要表現在躁動不安。嗜睡症狀的持續時間可短至一天,也可以長達30天,但通常的典型表現為4~7天,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會重複發作,通常為數月。同時,嗜睡症的發病頻率會隨著年紀增大而減少。嗜睡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因此需要心理調節。

1.製定出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表

嗜睡剛開始發病,多數有可能是因為沒有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按時作息,工作與休息的時間顛倒了,才會使得我們在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精神則異常興奮。所以,要想治療嗜睡症,就要從規範作息時間做起。可以製定出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上的時間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時間,不要在工作的時候休息,也不要在休息的時候工作,這樣對嗜睡病症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想一些興奮的事情

對於一個嗜睡症患者來說,精神頹廢和萎靡是很正常的事情,總是耷拉著腦袋,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這樣的精神麵貌本身就很容易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即使不睡覺也會給人一種睡意蒙矓的感覺。所以,嗜睡患者應該要多想一些讓自己興奮的事情,比如一些好玩的事,一些值得驕傲的事等,這些都有助於喚起精神,一臉興奮地去工作或者幹其他事情。

3.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

在工作的時候想睡覺,在課堂上夢會周公,帶著孩子做公交車上學時竟然因為睡著竟坐過站……之所以會有這類事情不斷發生,很多時候跟我們缺乏責任意識有關係。一個高度負責的人,隻要是該自己負責的事情,不管克服什麼困難,都會負責到底。因此,當自己想睡覺的時候,就會想起自己的責任,從而自動地采取一些趕走睡意的措施,也就不至於因為嗜睡而耽誤正事了。所以,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對於改善嗜睡的病症是很有幫助的。

頭痛的心理療法

頭痛是一種神經症狀。頭痛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麵的,但與情緒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醫學研究得出,在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一個主管情緒活動的高級中樞,稱為“邊緣係統”。邊緣係統能接收到軀體各種感覺的刺激,進而引起相應的情緒反應。並且,邊緣係統中還含有大量的神經遞質,在治痛和鎮痛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頭痛的產生與邊緣係統的參與有很大的關係。當我們情緒激動時,所產生的感覺會被邊緣係統接受。邊緣係統進一步將此信號傳向高級神經中樞,並致使人體內分泌出某種化學物質,使血液中的致痛物質濃度增高,進而導致人體血壓升高,血流加快,部分腦血管擴張,於是就出現頭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