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情緒
所謂“自卑”,就是輕視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很多懷有嚴重自卑心理的人,並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處,而是不能悅納自己,自慚形穢,常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歡也不被他人喜歡的位置,並且由此陷入一個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
其實,自卑是普遍存在的一種消極情緒,俗話說:“天下無人不自卑”。無論是聖人賢士、富豪王者,還是貧農寒士,在潛意識裏,每個人都有深深的自卑感。如果想成就一番大業,就必須戰勝自卑感。自卑情緒是在與人相比較下產生的。如果一個人刻意地與人比較時,當學曆、能力、身高、發育、長相、性格、意誌、財富等不如別人,就會滋生自卑感。一個有自卑感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總是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沒有勇氣去拚去闖,往往錯失良機。自卑的人遇事總是認為“我不行”,“這件事超過了我的能力範圍。”自己還沒有嚐試就給自己判了死刑,嚴重的自卑很可能會埋沒一個頗具才華的人。所以,自卑是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礙,切勿讓自卑封鎖自己的內心,被成功拒之於門外。
自卑情緒的形成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沒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的迅速形成時期,這個時期也是自卑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於青少年心理上的不成熟,就表現為過高或過低的要求“自我”,過高要求自我的人,就要求自己必須十全十美,時時處處超越別人,可現實上又達不到這個標準。久而久之,自卑就形成了。
2.生活中常遇挫折
自卑感強的人往往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曆,這段經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創傷。一般會性格內向、孤僻、偏見以及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容易在心理上受到創傷。現代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出人頭地”的風氣越來越盛行,入學考試、錄用麵試、體育比賽等都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
3.身體上的缺陷
一個人的相貌、體形特征、身體功能等的殘缺或不完美常常會使人感到見不得人,低人一等,因而就會陷入自卑的泥潭,難以自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克服自卑情緒。
(1)童年教育
自卑感是幼小時在家庭裏就開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應對子女寄以超過其實際可能的期望值,要客觀地觀察並承認子女的天賦條件。要著重培養其實際能力,因材施教,並設法讓他感到心裏踏實。成才需要堅定的毅力,應幫助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心理品格。
(2)化不利為有利
自卑感既會使人羞怯退縮,也能使人奮發進取。某種意義上,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發現它,承認它的存在,並設法彌補它,從而達到人生的目標。
(3)係列擺脫法
若是自己不能勝任的事,不要立即強製去做,而是先從較容易人手、獲得自信後,再做較為複雜的事,以便一步一步地實現目標,這叫做係列擺脫法。
(4)共鳴性理解
對懷有自卑感的人來說,應擺脫孤立無援、獨自苦惱的狀態,將自己的困惑向周圍人訴說,幫助分憂解愁,體諒、理解其苦惱心情,爭取周圍人及家屬的“共鳴性理解”,對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5)行為矯正法
要針對自己的弱點製訂一個逐步訓練的計劃,並堅持不懈地執行。如爭取在集會上發言,主動接觸陌生人;可以預先擬就話題,演練對話,提高語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觀察一下周圍的人,發覺別人也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十全十美,對自己又並無歧視之意,也就不再“自慚形穢”了。
(6)集體心理治療
對於自卑感的克服,一般心理治療中的說理開導、分析評價、講授對策、鼓勵勸慰等,都是用得上的。心理治療時還把有同樣經曆的人組織成集體小組,相互慰藉,共同探討,鼓勵進取,消除自卑。對個人單獨難以克服的自卑者,參加這類有組織的自助小組,開展自救心理治療會有更多裨益。
(7)伴同心理障礙的治療
若有明顯的焦慮、抑鬱、失眠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當求醫輔用適當藥物同時治療。當自卑感伴同神經衰弱、抑鬱症、心身疾病等時,最好短期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