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不幸降臨的時候,是在提醒我們該轉彎了(2)(3 / 3)

獲勝之後,那些年輕選手們欣喜若狂地回來向他報喜,他說:“一個棋手能否贏得別人,技巧和謀略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他要贏得自己,杜絕自己的失誤。沒有失誤,就沒有破綻,任何人都對你束手無策了。”

感悟:

在與對手博弈時,如果敗於對手,一定是由於自己的失誤所造成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失敗於自己的弱小,而僅僅是失敗於自己的失誤。當我們能避免所有的失誤時,對手也就無懈可擊了。

當對方處於強勢時,不妨先隱忍一下

戰國時期,齊國欲攻宋國,燕王派張魁作為使臣率軍隊去助齊國,齊王卻稀裏糊塗把燕王派來的張魁殺了。燕王得知後非常懊惱,發誓要為張魁報仇,決心去攻打齊國。

大臣凡繇謁見燕王,勸諫說:“我一向認為您是賢德之君,現在看來你並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願再當你的臣子了。”燕昭王說:“是什麼緣由讓你說出這一番話?”凡繇回答說道:“我們先君曾經被俘,你對此深感羞愧,卻去侍奉齊國,原因在於自己太薄弱了。而現今張魁被齊所殺,你卻欲攻齊,這難道不是把張魁看得比先君還重要嗎?”燕王問道:“如此說來,是不得出兵了?張魁已死,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凡繇說:“煩請您穿上喪服住在郊外,派出使臣到齊,以客人身份去謝罪,對齊王說:‘大王您是賢德之君,這些都是我們的過錯,大王心胸寬廣,一定不會誤殺諸侯使臣。燕王之使被殺,此乃燕國擇人之誤,望能改換使臣以表謝罪。”

燕王於是忍聲吞氣地又向齊國派遣了一位使臣。齊王舉行盛大宴會,恰逢此時,燕使到達齊國,使臣拜見燕王說:“我們君主非常恐懼,因此派我來向大王請罪。”

齊王聽後洋洋得意,讓使臣當著眾位隨從官員又重複了一遍所說的話,用來炫耀他自己的威勢。齊王得意地派了位極低的使臣命燕王返還官室,以示寬恕。

後來,昭王按照郭隗“千金買馬骨”之計,處處把郭隗敬如上賓。果然,四方賢士若萬川歸海,燕國國內也人才輩出。燕國逐漸變得繁榮昌盛,燕王此時已不再是那個忍聲吞氣甘做奴才的燕王了,在濟水一帶他把齊國打得落花流水。

感悟:

在與人對決時,如果自己處於弱勢,那麼就不要硬和別人比高低了,否則會吃大虧。這時需要的不是衝勁,而是隱忍。當對方處於強勢時,我們應避其鋒芒,隱忍一下,發展自己的實力,然後尋找機會才能反敗為勝。

一個人有多大出息,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一位青年向一位禪師求教。

“大師,有人讚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眼中,它不過做兩三碗大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1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裏,包紮成粽子後,它可賣出3元錢;在製餅者看來,它能被加工成餅幹,賣5元錢;在味精廠家眼中,它可提煉出味精,賣8元錢;在製酒商看來,它能釀成酒,勾兌後,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大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頓時豁然開朗。

感悟: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或有多大出息,不是別人說了算的,這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未知的,隻要我們肯挖掘,就會有不可預知的奇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