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倒用對方的論點引出的假設,就駁倒了論點
古希臘有一位著名的無神論哲學家,叫伊壁鳩魯。一次,他與幾位神的信奉者談論他的觀點時雄辯地證明神的不存在。
他說:“聽你們說,世界上是有神存在了?”
信奉者立即連連點頭:“是,是,是……”
伊壁鳩魯說:“我聽說神是萬能的,又是至善的,那麼就有三種可能:第一,神願意但沒有能力除掉世間的醜惡;第二,神有能力但不願意除掉世間的醜惡;第三,神有能力也願意除掉世間的醜惡。對嗎?”
信奉者點頭,繼續聆聽。
他繼續說:“如果是第一種,神願意但沒有能力除掉世間的醜惡,那麼神就不是萬能的,這與神的本性相矛盾;如果是第二種,神有能力但不願除掉世間的醜惡,那麼神就不是善的,這與神善的本性相矛盾;如果是第三種,神既有能力又願意除掉世間的醜惡,這是唯一符合神的萬能的與恒善的本性,那麼世間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醜惡呢?”
神的信奉者啞口無言了。
感悟:
在生活與工作中,與人辯論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要想駁倒對方的論點,不妨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後再從對方的論點引出合理的假設,如果能把用對方論點引出的假設否定掉,那麼對方的論點自然就不成立了。
隻要不放棄,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的
在求學的道路上,邁克一直遭遇失敗與打擊。高中時,邁克的校長對邁克的母親說:“邁克恐怕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實在太差了。”邁克的母親聽見校長這麼說,非常傷心失望,她帶著邁克回家,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培養他成材。但是,不管母子倆怎麼努力,邁克對於讀書實在有心無力,但孝順的他為了安慰母親,即使讀得再吃力,也從來沒有放棄過。
這天,讀得心煩的邁克,路過了一家正在裝修的超市,發現有個人正在超市門前雕刻一件藝術品。沒想到,邁克這一看居然看得出神,停下腳步好奇而用心地觀賞著,且產生了無比的興趣。此後,母親發現邁克隻要看到一些木頭或石頭,便會認真而仔細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塑造,但是對於讀書一事,卻開始放棄了。母親著急地勸他,最後邁克不得不聽從母親的叮嚀繼續讀書,隻是已經著迷於雕刻世界的他,卻一直無法放下手中的雕刻刀。
邁克最終還是讓母親徹底失望了,當落榜通知單寄到家中,母親對他說:“你走自己的路吧!你已經長大了,沒有人必須再為你負責。”邁克知道,自己在母親眼中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在難過之餘做了最後決定:遠走他鄉,尋找自己的未來。
許多年後,有座城市為了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在市政府門前廣場上放置名人的雕像,當地的雕塑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大名也能與這位名人聯係在一起。但是,最後評選的結果,卻是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勝出。
在落成儀式上,這位雕塑大師發表了講話:“我想把這件雕塑作品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無法實現她的期望,我的失敗更令她傷心失望過。但是,現在我想告訴她,雖然大學裏沒有我的位置,可是,現在我總算找到了一個位置,一個成功的位置。母親,今天的我絕對不會讓您失望了。”
原來是邁克,而站立在人群中的母親,更是喜極而泣,她現在才明白,兒子原來一點也不笨,但愚笨的她差點把孩子放錯了位置。
感悟:
每一個生命都具有生存的力量,每一個生命也都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即使是一些人看起來愚笨之人,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但隻要堅持夢想,總會得到鮮花和掌聲的。要記住:隻要不放棄,就會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站立的位置。
不拋棄,不放棄,夢想就有開花的時候
他是河北省南河縣大會塔村的一位農民,家裏世代務農。村裏人大多沒什麼文化,祖祖輩輩守著幾畝薄田。他的父親和兄弟都隻有小學二年級的文化。
7歲那年,村裏來了放映隊,他扛著木頭板凳去打穀場搶位子,泥土“吱吱”從腳底板鑽出來,像隻活潑的小老鼠。電影開場時,他坐在離銀幕最近的地方,兩隻手支著下頜癡癡地看,光影變幻著不同的顏色,從他臉上淌過。一些東西攀上林梢,在暗夜裏開出花來。電影夢就此生了根,停在那年那月,永遠都不會老去了。
8歲那年,有一天,他囁嚅著對父親說,想上少林寺,學武術。父親問學了武術幹啥?他說,像,像成龍、李連傑一樣,做電影明星。父親的巴掌風一樣地就扇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