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如果改變不了環境,那麼就去適應環境(3)(2 / 2)

在智者的努力下,十幾年後,那個渾渾噩噩的家夥,終於修成正果。

“為什麼為了一個搗蛋鬼得罪眾弟子?”有人不解。

有人點化:“你有一百隻羊,走失了一隻,你會去找那隻?”

“當然是丟失的那隻。”

“是的,丟失的那隻是最需要你去尋找和幫助的,智者的智慧就在於他幫助了那個最需要幫助的人。”

感悟:

幫助人是在做善事,但不是見誰幫誰,幫助人也要講究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因為,這樣的幫助才是最有價值的。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智者的一大智慧。

滿懷激情地迎接每一次挑戰,才能鑄就非凡的品質

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在正式“參加工作”前,曾經有過幾段難忘的工作經曆,其中最難忘的便是一份賣鞋的工作。

15歲時,在一家小鞋店裏,韋爾奇開始了他富有挑戰性的商戰人生。在這個小店裏,每天,韋爾奇都會碰見各種各樣的人,他們雖然形態各異,卻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給自己或別人買鞋——這是他們進鞋店的動因,也是鞋能賣出去也應該能賣得出去的根本原因。清楚了這點,韋爾奇便有了把鞋賣出去的信心,“我不能讓消費者什麼也不買就走出商店。”

多少年後,韋爾奇感慨地說:“這份工作給我上了一個生意課:一切都是為了賣出去。”  在賣鞋的過程中,韋爾奇得到了兩個重要的啟示,一是滿足需求,二是創造需求。當一個顧客走進鞋店後,韋爾奇的第一反應是熱情接待,耐心講解,力求滿足顧客的需求,使他買到如意的鞋;而一旦顧客猶豫不決或不很滿意時,他就會想辦法讓顧客了解到其他鞋的特點和好處,使他產生新的購物需求,如果還不行的話,他會讓顧客留下想法即需求,事後及時反饋給廠家,做出這樣的鞋來。總之,是要積極地麵對來自需求的挑戰。

這種挑戰是令人興奮的。“我開始賣給他們各種各樣的鞋,讓他們坐下,把鞋穿在他們腳上。如果他們不喜歡這雙鞋,我總是盡最大努力給他們挑最好的一雙鞋。”每次顧客乘興而去,韋爾奇都會有一種成就感。在他看來,每個人都不一樣,每雙鞋都不一樣,每一天也都不一樣,因為每一時每一刻都有著新的挑戰。

在韋爾奇的身上,充分體現出了一種體育精神,那就是,對一個球員來說,每一場球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場球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你唯一可以做的是打好每一個球,打好每一場球。就像打棒球一樣,每一次揮起球棒,都意味著一個嶄新的開始,一個未知的機會,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個球會打成什麼樣子,你隻要努力把它打成你所期望的樣子就可以了。對熱愛棒球和高爾夫球的韋爾奇來說,每次有人走進那個商店,就好像擊球的任務來了一樣,他會非常興奮、投入地去迎接那個人,爭取把這一棒打好。

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能來到這個世間的人都是一個生命的奇跡,而每個人也都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隻要我們能夠挖好自己這口“井”。對於做事而言,擁有極大的熱情就能夠“一美遮百醜”,如果說哪一種品質是成功者所共有的,那就是他們比別人更有激情。

要想矯正別人的缺點,不妨先讚美對方一下

艾尼絲太太聘用了一位女傭,要求她下周一正式上班。利用這段時間,她打電話給那位女傭的前任雇主,詢問了一些她的個人情況,結果得到的評語卻是貶多於褒。

女傭到任的那一天,艾尼絲太太告訴她說:“莉莉,幾天前我打電話請教了你的前任雇工,她說你為人老實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帶孩子也很細心,唯一的缺點就是理家比較外行,老把屋子弄得髒兮兮的。我想她的話並非完全可信,從你的穿著可以看出來,你是個很講究清潔的人,我相信你有這種習慣,一定也會把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我們應該相敬如賓才對。”

事實上她們果然相處得很愉快,莉莉真的把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而且工作非常勤奮,做事認真負責。肯特太太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感悟:

恰當地讚美一個人實際上並不擁有的美德,會使這個人的某些缺點變成優點。有時,要想矯正某人的缺點,不妨反過來先讚美對方的優點,他才會樂於迎合我們的期望,自我矯正。讚美是一種力量,記住:如果你罐裏沒蜂蜜,你嘴裏也應該放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