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對於某些環境,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容易將它改變的,那麼就要學會去主動地去適應環境。快速地融入環境,是每一個人都要擁有的能力。隻有適應了某些環境,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改變不了環境,那麼就去適應環境,適應了環境,我們才有能力將環境變得更好。
有益的事就要去做,而且不要分大小
在一家超市裏,父親、母親、年輕的兒子一家三口人在完成了家庭購物計劃之後,父親讓兒子將使用過的購物手推車送回到原來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沒有,手推車扔得到處都是,沒有一個人送還的,這也是超市專門雇人負責收集歸攏手推車的原因。”父親耐心地教導著兒子:“那麼,兒子,你認為送還手推車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
兒子陷入了沉思。短暫的沉默之後,母親插言道:“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別太苛求兒子了,我們回家吧。”
當父親正要放棄自己的要求時,他看到,一對兒年邁的老夫婦一人推著一輛手推車,將它們送還到了原來的地方。目睹這一情景,父親再次對兒子說道:“兒子,這世界上共有兩種人,一種人用過手推車後,將它隨處一扔了事;另一種人則會將它送還回去。我希望你做送還回去的那種人。現在,你把手推車送回去吧。”
兒子做了一個“把手推車送回去”的人。
感悟:
在生活和工作中,隻要是有益的事情就要去做,這樣即是為別人著想,也是做人的本分。有益的事不分大小,隻要去做了,就會對別人產生好的影響。經常做有益的事,不但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還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每天僅用半個小時,就能換來一世的從容
李未是一位成功的職場人士。當他的老同學還在為飯碗苦苦掙紮時,他已順利地完成了由低級白領到高級白領到金領的過渡。事業、金錢、美女,一樣不缺,而最讓人羨慕的是,這一切似乎他並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犧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從容淡定不哼不哈的就盡收囊中了。
有人欲探得其中奧妙,李未說,其實挺簡單,換來這份從容的,也就是半小時。
李未剛參加工作時,和許多人一樣,總覺得手頭的事情做不完,業餘愛好也丟了,人疲乏得要命,到頭來還沒落得個好效果。後來有一天,做了一輩子管理工作的父親對他說:“你能不能試一試,每天早出門半個小時?”他看了父親一眼,對父親的話並未十分理解,但他決定試一試了。
從第二天起,他開始比正常時間早半個小時出門。當他走到公共汽車站時,發現等車的人不多,上到車上,又發現有許多空位,比平時愜意多了。而且,由於還沒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沒出現堵塞,很快就到了他的目的地。坐在車上時,他就把一天的工作理了個頭緒。進到辦公室後,同事們還沒來,他在空曠的辦公室裏伸展了一下手腳,而後開始聽一段音樂。
當同事們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腳亂地開抽屜時,他的麵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並泡好了一杯熱茶。接下來的工作是有條不紊的。往往不到中午的下班時間,他上午的工作計劃就提前完成了。那麼在剩下的時間裏,他會憧憬一下午餐的豐富內容,並考慮午休時是和男同事們一起打打球呢,還是陪哪個漂亮的女同事去逛逛樓下商店——這些想法的確都讓人愉快。
悠閑的午休結束後,下午的工作又開始了。由於早上在車上已有打算,頭緒清楚,下午的工作又很順手。下班鈴聲響之前,他把一天的工作小結了一下,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或不周到的地方。如有趕快彌補,決不拖到下班後,占用屬於自己的享樂時間。這樣,到下班時,當有些人還在手忙腳亂地忙乎,另一些人在疲憊不堪地打著哈欠時,他還是那樣的神清氣爽。沒理由不高興啊,工作完成了,家裏還有媽媽做的豐盛晚餐等著,晚上還有好節目呢!
看看,這些好處的獲得,隻因早出門半個小時。李未很感謝他的父親,是父親教會了他掌握時間和命運的主動權,用半個小時換來一世從容。
感悟:
過從容淡定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可想而不可求的。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很合理,就可以度過從容愉快的一天。把時間安排好,合理利用好時間,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不被人注意,其實也有不被注意的舒適和快樂
有一對兄弟,哥哥是知名企業的科技帶頭人,弟弟是攝影師。
從小,兄弟倆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哥哥很會說話,很有領導能力,書也一直念得很好。弟弟跟哥哥念同一所學校,比哥哥低一個年級,壓力一直很大,老師們都會說:“啊,你是誰的弟弟吧,你哥哥怎樣怎樣……”更糟的是,哥哥還長得比他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