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忍不住笑了。他打了個手勢,向服務員要來這個大學生點菜的菜單。看過了,他說:“你並不貪心,看來真的隻是為了吃飽飯。這樣吧,你先寫個簡曆給林經理,看看她可以給你安排個什麼工作。”
此後,這個中文係的畢業生便在這家酒店開始了自己的生涯。他從辦公室文秘做起,到西餐部經理,到酒店副總經理。後來,他開了一家自己的酒店。
感悟:
每個人都有遇到危急情況的時候,而這時人往往也最能急中生智,平常做不到的事情,在危急的情況下,就會打破一切阻礙,把事情解決了。所以,麵對危急情況,我們不能猶豫不決,早一點發揮自己的膽量和智謀,往往就能扭轉困境。
全麵地看待問題,才能認清問題的實質
作為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大師,伯樂的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當時,很多人慕名從遠方來到伯樂身邊,拜伯樂為師,專門學習相馬的本領。伯樂將自己識別馬的訣竅講給他們聽,同時又帶他們四處實踐、觀察,識別各種各樣的馬。
這一天,伯樂帶著兩個得意的弟子,一起到趙簡子的馬廄裏去看馬。伯樂對他們說,在馬廄裏有一匹最愛踢人的劣馬,看看誰能識別出來。大弟子在馬廄裏轉了一圈兒,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指著一匹馬說:“這就是一匹愛踢人的馬。”二弟子走上前去,用手摸馬的屁股,他摸了半天,馬雖然表現得躁動不安,但卻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裏,並沒有趵蹶子踢人。大弟子見此情景,以為自己看錯了,覺得十分難為情。
伯樂滿意地對二弟子點點頭,見大弟子對此現象迷惑不解,便對他解釋說:“其實你並沒有看錯,這匹馬的確是一匹踢人的馬。”
大弟子更加迷惑,伯樂接著說:“你師弟在摸它的時候,它沒有踢人,是因為這馬受了傷。它的肩部疲遝,是筋骨勞損的表現;前腿膝關節腫脹說明這馬失過前蹄。而馬在踢人的時候,一定要舉起後腿,這時,馬全身的重量全部落在前腿上。一匹肩部和前腿膝關節受了傷的馬難以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所以後腿抬不起來,它也就難以踢人了。你善於識別踢人的馬,可是卻不善於發現馬身上的傷痛。”
感悟:
很多時候,我們看問題都是很片麵的。片麵地看待問題,就會有失偏頗,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影響。隻有全麵地看待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有敏銳的洞察力,才能把握住事情的大局
漢武帝死後,昭帝即位,燕王劉旦心中懷恨,企圖謀反。在霍光、金日單、上官桀三位大臣輔政當中,金日單死得最早,而霍光、上官桀兩人矛盾很深。
有一次,霍光外出檢閱禦林軍,而後又把一個校尉叫到大將軍府。上官桀趁機讓心腹模仿燕王的口氣和筆跡,給皇帝寫了一封信,派人喬裝打扮送進宮裏。當時漢昭帝年僅14歲,他接到這封自稱是燕王寫來的信,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據聞大將軍霍光外出檢閱禦林軍,居然坐著和皇帝一樣的車子,而後又自作主張,擅自調用校尉,可見他心有異誌。我擔心他會對皇上不利,燕王願意親自到京城來,保衛皇帝。昭帝看罷,沉思良久,把信放在一邊。
第二天早朝,霍光聽說燕王上書告發他,心裏很是害怕,於是躲在偏殿的畫室裏等待發落。昭帝臨朝時,不見霍光,便問道:“大將軍為何沒來上朝?”上官桀趕緊趨前一步回答:“啟稟大王,我想霍將軍不可能是因為被燕王告發,不敢入朝了吧?”“哦,果真如此?去請霍將軍上朝。”“是”,一名小太監到偏殿去請霍光。霍光走上大殿,趕緊摘下帽子,伏在地上向昭帝請罪,卻聽見昭帝和顏悅色地說:“大將軍請起來戴上帽子,朕知道你沒有罪,是有人故意要陷害於你。”霍光問道:“陛下明查,可是您怎麼知道的呢?”昭帝說:“大將軍檢閱禦林軍的地點離京城不遠,調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加起來不到十天的功夫,燕王遠在千裏之外,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得到消息?再說,即使燕王知道了,馬上派人來上書,也來不及趕到這裏。如果大將軍真要謀反,也用不著調一個校尉。我看,寫這封信的人才是別有用心。”霍光和其餘大臣聽了,都很佩服這位少年皇帝的聰明伶俐,而上官桀則是不敢再亂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