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講完這番話,下令嚴厲捉拿製造和進呈假信的人。上官桀雖然作了防範,但皇帝追問得很緊,他怕事情敗露,多次出麵阻撓,說:“區區小事,何須終日勞師動眾。陛下還應在國家大事上多下工夫,這些小事就別再分神了。”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昭帝終於發現了上官桀和燕王劉旦的政變陰謀,於是將他們一網打盡。上官桀父子及同謀大臣被殺,燕王劉旦等自裁。
當時昭帝年僅14歲,尚書及左右大臣都對他這種洞察力很驚奇。漢昭帝以自己的智慧挫敗了上官桀渾水摸魚的計謀,保全了忠誠的下屬,也避免了一場內亂。
感悟:
想要做成做好一件大事,就必須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要想把握好全局,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適時知道各種情況的進展,還要了解每一個細節。隻有這樣,才能掌控局勢的發展變化,使自己掌握主動權。
一件事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全在於我們的看法
一個年輕的農夫正在田裏耕地,突然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團東西在閃閃發光,於是他丟下牛和犁,向那閃光的地方跑去。他想弄清那閃光的是什麼,是不是傳說中的寶鏡?但他來到閃光的地方時,那團閃光的東西又沒有了。他四處找尋,發現那東西又在前麵不遠的地方閃耀著,於是,他又追了過去……如此,年輕的農夫追逐著那團閃光的東西,不知不覺已追出了很遠。當太陽被一片烏雲遮住時,閃亮的光團消失了,他失望地往回走。可他到自己耕種的田頭一看,更讓他痛哭失聲,原來在他去追趕“寶鏡”的時候,他的牛和犁具都被人偷走了。
年輕的農夫萬分沮喪,天黑後回到家中,對父親講了自己的經曆。父親暴跳如雷,狠狠地痛罵他:“你是一個農夫,就該安心種地,而不是去追逐別的東西。現在,你沒有得到寶鏡,卻把牛和犁具也丟了,你真是個沒用的人。滾吧,不要再呆在這個家中,去繼續追求你的寶鏡去吧!”
年輕的農夫準備離家出走,去尋找別的生活門路。這時他的母親走過來,一邊為他準備行裝,一邊對他說:“孩子,別難過。其實你並沒有錯呀,你如果得到了寶鏡,所有的人,包括你的父親,都會誇獎你,稱讚你的。現在,你雖然丟失了牛和犁具,又沒得到寶鏡,但並不能說寶鏡就不存在。孩子,去尋找吧。隻要去尋找,就會有希望的。”
年輕的農夫繼續尋找,三個月後,他果然找到了傳說中的寶鏡。
感悟:
在生活中,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同樣一件事情,有人把它當成壞事,不敢去觸碰它,往往就與機遇失之交臂;而有的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結果去行動了,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一件事情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全在於我們的看法。
在很多時候,嘲笑更能激發一個人的鬥誌
利特爾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科技谘詢公司之一。它的前身是其創始人利特爾建立的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當時鮮為人知,絲毫也不引人注目。
1921年的一天,許多企業家在一次集會上,談論科學和生產的關係。一位大亨高談闊論,否定科學對企業生產的重要作用。這位大亨挑戰性地對利特爾說:“我的錢太多了,所有的錢袋已經不夠用了,想找豬耳朵做的絲線袋來裝錢。或許你的科學能幫這個忙,如果能做成這樣的錢袋,大家都會把你當科學家的。”說完,他哈哈大笑起來。聰明的利特爾怎麼會聽不出大亨的弦外之音呢?他感到非常氣憤,恨不得給這種無聊的人幾個耳光,可是他忍受了,表麵上非常謙虛地說:“謝謝你的指點。”
此後不久,市場上的豬耳朵被利特爾公司暗中收購一空。購回的豬耳朵被利特爾公司的化學家分解成膠質和纖維組織,然後又把這些物質製成可紡織纖維,再紡成絲線,並染上各種美麗的顏色,最後編織成五光十色的絲線袋。這就是豬耳朵絲線袋,這種錢袋投放市場後,頓時被一搶而空。
“用豬耳朵製絲線袋”,這看來荒誕不經的惡毒挑戰被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學是企業的翅膀、同時也看不起利特爾的人,不得不對利特爾刮目相看。利特爾粉碎了大亨的惡毒挑戰,一舉成名,利特爾公司也從此名聲大振。
感悟: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嘲笑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被人嘲笑,但當一個人被他人嘲笑後,很有可能就會很氣憤進而奮發圖強。很多時候,成功就是由此開始的。
隻要動腦筋去想,辦法總是有的
從前,有一個著名的法國喜劇演員。有一次,在外地度假臨近結束的時候,他忽然接到家裏的急電:“家有要事,請即刻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