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走直線不一定就近,繞曲線不一定就遠(2)(1 / 3)

一天下午,訃聞專線的電話鈴大響。“你好,我……要發一個訃告。”對方口齒似乎不太伶俐。拿出記錄本和筆,蘇·杜德機械地問:“逝者姓名?”做了兩個月的訃聞,他已經駕輕就熟。“喬·布萊斯。”蘇·杜德有種異樣的感覺,他和其他發訃告的人不同,態度不是悲傷,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種說不出的迷茫和絕望。“死因?”蘇·杜德又問。“一氧化碳中毒。”“逝世時間?”隔很久,他才含混不清地回答:“我還不知道……就快了。”電光火石之間,蘇·杜德猜到了答案,但仍故作鎮定地問:“您的姓名?”

“喬……喬·布萊斯。”他的聲音顯得疲憊不堪。蘇·杜德知道毒氣已經開始起作用了,雖然有思想準備,但蘇·杜德的心還是狂跳不止。他一邊向同事做手勢,一邊竭力保持冷靜。一個編輯向這邊走來。蘇·杜德示意他不要說話,在筆記本上顫抖地寫下:“那人要自殺!!!”編輯馬上會意,抄下來電顯示上的號碼,用口型告訴蘇·杜德:“我去報警。”

“我還需要一些信息,您願意幫助我嗎?”蘇·杜德用最甜美、最溫和的聲調對喬說,想讓他在線上多呆會兒,保持清醒。但喬的回答越來越難分辨,蘇·杜德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喬對麵,集中精神聽他說話。同事們安靜而焦急地看著他。

突然電話中一片死寂,喬好像昏倒了。蘇·杜德攥緊拳頭大喊:“喬,醒醒,我在聽你說話。”然後他聽到警笛聲,救護車聲,敲門聲,隨後是玻璃破碎的聲音,救援人員終於趕到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從電話裏傳來:“我是警察。謝謝你及時報警,病人沒有生命危險。”蘇·杜德的淚水決堤而出,興奮地大喊:“有救,還有救!”頓時掌聲、歡呼聲從編輯部各個角落傳來,他們一邊擦眼淚一邊互相擁抱、握手。

月末總結會上,總編宣布本月的“最佳記者”是蘇·杜德!太不可思議了!看到他驚訝的神情,一個資深記者說:“你當之無愧。如果那天是我接電話,我肯定不會注意到喬要自殺。”“可我什麼也沒做,我隻不過聽他說話……”

那位記者微笑著拍了拍蘇·杜德的肩:“然而,傾聽是多麼罕有的美德啊!”

感悟:

很多人也許已經知道了傾聽的重要性,可是真的能把傾聽這件事情做好的卻並不多。傾聽他人說話,需要把心靜下來,需要理解,更需要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地掌握了傾聽這門藝術,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出色,可能還會收獲到令自己都想不到的驚喜。

對驕傲的人不必謙虛,對謙虛的人不要驕傲

桌上放著一隻存錢罐和一張白紙。一天,存錢罐挺了挺裝滿硬幣的肚子,裝出一副很有錢的腔調說:“哎呀,白紙先生,你一無所有,難道不感到空虛嗎?瞧瞧我,肚子裏有了錢那才是實在呢!”白紙說:“雖然我沒有錢,但我並不感到空虛,因為我相信我的未來是會很充實的。”存錢罐聽了,露出一絲不屑的笑。

一會兒,主人回來了,他很高興,提起筆在白紙上寫下了兩行精美的字,然後裱成條幅掛在書房裏。來往的客人見了這幅書法作品,無不嘖嘖稱讚。後來這幅書法作品成了傳世珍品,成了國家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而那隻存錢罐卻早就被書法家的孫子為了取硬幣而給砸碎了,變成了一堆廢品躺在了垃圾堆裏。

感悟:

驕傲的人常常會得意忘形,最後不是撞在牆壁上就是摔倒,嚴重的可能還會爬不起來。做人要謙虛,不可說大話,這是人的本分,也是優良美德。記住:對驕傲的人不能過於謙虛,對謙虛的人不要驕傲。這也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需要勸說或指責別人時,幽默是最好的方式

傑瑞是一個極富幽默感的警官,無論遇到什麼案件或難題,在他手下總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鬧來到警察局。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誰先說,呱呱哇哇幾乎把房頂都要掀翻,連局長都沒有辦法。這時傑瑞說了句:“請你們中間年紀最大的一位先說吧。”話音剛落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

某日,一男子試圖製造一件轟動全國的新聞,便爬上紐約國際貿易中心,往樓頂上一站,做跳下去的樣子。很快,樓下圍滿了人,包括警察,醫生和記者。局長和警長輪番喊著話,並試圖救險,那男人總是色厲內荏地叫著:“別過來啊!誰要是過來,我就跳下去!”僵持片刻後,傑瑞帶了一名醫生走上前,隻說了一句話,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樓去。傑瑞說的是:“我不是來抓你的,是這位醫生要我來問問你,你死後,願不願意把屍體捐獻給醫院?”

在一次執勤的時候,傑瑞竟然抓住了一個正在通緝的男扮女裝的要犯,警長問他:“罪犯男扮女裝,你怎麼認得出來?”傑瑞說:“我看他沒有女人的習慣。”警長問:“什麼習慣?”傑瑞說:“很簡單,她走過時裝店,食品店和美容院的時候,連看都沒朝裏看一眼,我就知道他一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