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走直線的人,不能說明他離成功就最近,因為這中間會發生什麼事情誰都無法預料。對於繞著彎子走路的人,也不能說明這樣就不會成功。在人生中,很多時候,曲線往往才是最短的直線——多經曆一些曲折,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不要從表麵上去解決問題,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美國東郊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學府,它的名字幾乎為全世界的知識分子所知曉,進入這所學校需要平均90分以上的成績,它一門課的學費,相當於普通家庭整月的開銷,它的學生常穿著印有校名的T恤行走在街上……
但是,這個學校有著嚴重的困擾,因為它緊鄰一個治安極壞的貧民區:學校的玻璃經常被頑童打破,學生的車子總是失竊,學生在晚上被搶已不是新聞,有的女學生甚至遭到了強暴。
“我們這麼偉大的學校,怎能有那麼糟糕的鄰居?”董事會憤怒地一致通過:“把那些不文明的鄰居趕走!”方法很簡單——以學校雄厚的財力把貧民區的土地和房屋全部買下,改為校園。這樣,他們的校園變得更大了,但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嚴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那些貧民雖然搬走了,卻隻是向外移,隔著青青的草地,學校又與新貧民區相接,加上校園擴大後難於管理,治安就更亂了。
董事會失去了主意,請來當地的警察共謀對策。
“當你們與鄰居相處不好時,最好的方法不是把鄰居趕走,更不是將自己封閉起來,而應該試著去了解、溝通,進而影響、教育他們。”警官說。
校董們相顧半晌,啞然失笑,他們這一刻才發現,身為世界最著名學府的董事,竟然忘記了教育的功能。於是,他們設立了平民補習班,送研究生去貧民區調查探討,捐贈教育器材給鄰近的中小學,並輔導就業,還開辟部分校園作為運動場,供青少年使用。
沒過幾年,這所學校的環境治安已經大大地改觀了,而鄰近的貧民區,也眼看著步入了小康。
感悟:
逃避問題或隻從表麵上解決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在麵對某些束手無策的問題時,我們更應該用正確的態度來麵對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減少其不良情況的發生,也才能解決好問題。
麵對壓力要有足夠的堅強,並把壓力化為動力
在美國麻省學院曾經進行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將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對這個鐵圈產生的壓力有多大,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500磅的壓力。
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到2000磅的壓力時,研究人員須對鐵圈加固,以免南瓜將鐵圈撐開。最後,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瓜皮才產生破裂。
他們打開南瓜,發現它已經無法再食用,因為它的中間充滿了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為了吸收充分的養分,以便於突破限製它生長的鐵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製了整個花園的土壤與資源。
由南瓜成長想到人生,我們對於自己能夠變得多麼堅強常常毫無概念。假如南瓜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那麼人類在相同的環境下又將能承受多少壓力呢?
感悟:
人們常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壓力越大,則動力越大。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當承受巨大壓力時,人總是最脆弱、最無助的,但是如果能夠坦然接受,勇敢地麵對,想辦法解決問題,那麼這種壓力非但不會致我們於無助的境地,反倒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當捷徑上人滿為患的時候,不妨繞點彎路
美國的哈佛大學要在中國招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的所有費用由美國政府全額提供。考試結束了,有30名學生成為候選人。
考試結束後的第10天,是麵試的日子。30名學生及其家長雲集上海的錦江飯店等待麵試。當主考官勞倫斯·金出現在飯店的大廳時,一下子被圍了起來,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紹。這時,隻有一名學生,不知是站起來晚了,還是什麼別的原因,總之,沒來得及圍上去。
正當他站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時,他看到勞倫斯·金的夫人被冷落一旁,於是就走向前去和她打招呼。他沒有作自我介紹,也沒有打聽麵試的內容,而是問她對上海的感覺。就在勞倫斯·金被圍得水泄不通、不知如何招架的時候,他們兩個人在大廳的一角,卻聊得非常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