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沒有一成不變的處世原則,要靠自己去摸索和體昧(3)(2 / 2)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裏,胸有成竹地去見縣官。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麼書?”

“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說。

縣官接著問他:“那麼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琢磨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於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平生確實不曾殺過人,對於陳佗被殺之事更是一無所知。”

縣官一聽,知道這家夥並沒讀過《公羊傳》,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麼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麼回事。

“我剛才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後,我再來吧。”他邊跑邊大聲說。

感悟:

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懂裝懂、自欺欺人的做法,既會妨礙求知和進步,還會讓人貽笑大方,從而把尊嚴和威信也給丟掉了。

追求知識是對的,但要懂得其代價的大小

在北歐神話裏,宇宙的中心是一棵稱為“尤加特拉希”的大樹,它生機盎然,枝葉覆蓋整個天地。在樹根末端,有三眼泉水為宇宙樹提供水分,其中一眼由巨人密密爾看守的,因而得名“密密爾泉”。

密密爾泉充滿了知識,關於整個天地九個世界裏發生的一切事情的知識,都包括在它清澈的泉水中。因此,無論是誰,隻要喝了密密爾泉的泉水,就能變得富有知識。但是巨人密密爾卻一步不離地看護著泉水,不讓任何人靠近一步。除了他自己,天地間從來也沒人喝過密密爾泉水。每天,當晚霞映在泉麵上時,他就會汲上一杯知識的泉水喝掉。天長日久,他變得越來越淵博,幾乎知道天地之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

有一次,旅行者奧丁來到了密密爾泉旁,正好碰上了去汲水的密密爾。看著清澈的密密爾泉水,奧丁的心中激起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向巨人說:“密密爾啊,請讓我喝一口這知識的泉水吧!”密密爾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休想。”“密密爾啊,知識那麼可貴,我追求它們的信念是那麼堅定,我願用我所有的一切東西,來換一口珍貴的泉水?”巨人聽了奧丁的話,有點心動了,於是說:“奧丁,如果你能夠犧牲你的一隻眼睛,把它丟到泉水裏去,我就讓你喝一杯知識的泉水?”奧丁有點猶豫,但很快他就作出了決定,把右眼挖出來扔到了密密爾泉水裏。那隻眼睛穩穩地落到了泉底,透過明淨的泉水,向上張望著宇宙。

奧丁喝了一杯泉水,變得很有知識。密密爾很驚訝,對他說:“你追求知識的決心竟這麼堅定,那好吧,如果你把另一隻眼睛也扔到泉水裏,我就讓你喝個夠?”奧丁心動了,但也很快做出了決定,他說:“我不能。如果我把僅有的一隻眼睛扔進泉水,即使能得到再多的知識,我對眼前的世界仍然一無所見。”

奧丁是明智的,他知道追求知識不能以犧牲對現實世界的認識為代價。

感悟:

知識與我們人和身邊的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追求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地生活和創造財富,也是為了更好地為他人服務。但要知道,如果脫離了對現實世界的認識,那麼對知識的追求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意義。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

從前,有一個父親,他有兩個兒子。哥哥自以為有點小聰明,總喜歡偷懶。弟弟雖不是呆傻木訥之人,卻也好不到哪裏去。這兄弟倆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一天,父親突發奇想,想檢驗一下兩個兒子的聰明程度。他拿出了兩塊鐵,一塊如同鵝卵石,另一塊坑坑窪窪,薄厚不均,有的地方十分鋒利,甚至可以砍柴。他對兩個兒子說:“這兩塊鐵,你們一人挑一個,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誰砍的柴多,我就把咱家裏的鵝作為獎勵。記住,磨刀不誤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