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宮中奏對(上)(1 / 3)

俞秀玉和珍敏公主自是說幾句歡迎和謙謝之類的官方場麵話,而後她和江心澈並肩而行,身後跟著衣飾統一的四名侍女,再後麵跟著四名武功最好的男護衛,珍敏公主走在靠她的這邊的側前方一步開外,殷殷引導著貴客順著大理石階梯走向承天殿。

行進間,珍敏公主越加納罕:這女****走在石階上,那麼長的雪白裙擺居然好象都沒沾地,長裙的動勢如行雲流水、走過也不染塵埃,好生神奇。(要是金粒子們電荷們知曉她的想法,一定很得意:那全是我們替宿主擎托著的功勞)。

一入大殿,她一行人成了皇帝和眾臣目光所聚的焦點,殿內靜得落針可聞。

俞秀玉的這身“****”行頭頗能糊弄古人,本來給奶奶做布藝準備的兩大包布料中廠裏特種紡織的奢華感強的織物和輔料被她用掉不少。

她的禮服Style若被現代人看到,就會立刻明了是紅毯禮服和婚紗元素的揉和體。

珍珠白的閃色亮緞為主體,上覆一層花紋精美繁密的銀線繡法國透視蕾絲,版型裁剪的頗為合襯身形曲線,雙袖的上臂處為白色歐亙紗堆紗為公主式泡泡袖,肘部以下連接為貼臂式薄紗蕾絲窄袖,有朦朧隱約感,細節上看上去極為精致。

領口的輪廓線為小立領從頸後呈斜弧型大膽地挖到身前肩窩,再順勢沿鎖骨以下三指寬的胸線位橫向為平領,構成了一個新奇的‘梯形領’設計,配以細巧漾波紋款的鑽石項圈,露出的肌膚範圍有點小性感,卻也不足以觸動古人的保守神經。

用銀白色底子高亮銀斑斕紋的提花特種緞做成絲質腰帶,腰帶扣合的式樣是一對天使翅膀型的白銀底子密鑲碎鑽腰帶扣,收出的細腰和大裙擺形成懸殊對比,好身材彰顯無疑。

腰線下是珍珠白閃色亮緞製成華麗的大擺裙,上麵銀色的刺繡閃閃發光,代表江南國頂尖繡藝手工銀絲繡了一條飛龍翔宇,匝繞裙身,輔以朵朵雲渦紋,那雲中銀龍動勢優美,象有生命一樣,再有純白色的雪紡外自腰線開始覆縫於大擺裙之外,從身後向身前並不完全包攏,層次豐富地做出精巧的花形褶皺和美妙流暢的‘瀑布灑’線條,使之裙擺有著誇張大氣的長拖尾,行動之間可如白雲般地輕盈飄起,兩種布料材質有著極美的視覺對比變化,意境之美如詩如幻。

這套禮服裙由珍珠亮白和太空銀灰為主要色調,與王冠、項圈、耳釘等鑽石飾物發出的純粹光芒形成風格統一的呼應,在七月流火的天氣中,尤為顯得極為清雅、高貴。

身後半步的江心澈頭戴白銀嵌鑽銀蓮冠,身上是仙俠風格的白衣,衣袍亦是銀線刺繡、銀白窄緞掐邊,看上去與她的服色也很是搭調,隻是難為他,需要沉默又隱忍地呆在仇人的大殿上。

接著,朝謁環節進行得十分順利,韶皇殷紫極擺出平等相交之態,離龍座,下丹墀相迎,拱手為揖,口稱一番歡迎、榮幸之類的外交官話,俞秀玉也施了個微微前躬的右手斜胸禮,回敬了一番韶國美麗,君民友好之類的CCTV腔。

不知怎的,俞秀玉覺得這回近距離看這韶皇,隻覺得好象有點眼熟呢。她心中也奇怪:上次皇帝迎出城時匆匆一見,自己還緊張的要命,怎會有眼熟感呢,莫非是他看起來有五六分象《大明宮詞》裏薛紹的緣故?

雙方的外交措辭又來往幾個回合後,俞秀玉從空間裏調出所謂的國書和龍騰四海明黃琉璃珮身份標誌,韶國君臣都是初見她憑空變出東西的神奇,無不驚歎,哪裏還敢懷疑她。

然後贈送國禮,小件的由侍女和護衛捧匣呈出,大件的如穿衣鏡由她從空間調出。總計有:一架全身穿衣大鏡、八麵小塊鏡、會漸變七色的星星型和玫瑰花型小夜燈各兩盞、十二隻白酒小玻璃盅、三件金色琥珀首飾,俱都是這個時空的古人沒見過的奇珍之物,殿中諸臣都暗道這位神仙****手麵真是大方,因厚禮體現對於韶國的尊重,全殿中人對這女****好感值又直升了不少。

忙完送禮,賓主坐定,就到了殿內群臣谘詢交流的環節,俞秀玉抖擻精神全力應付,好似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

首先韶皇好奇地問她所在的國家麵積、人口規模,所在方位等問題。

俞秀玉按地理課上學到的答:陸地麵積約960萬平方公裏,加上海洋水域,總共約1470萬平方公裏,人口十三億五千萬,所在方位是離太陽最近的第三顆衛星上,離月亮也很近,叫Globe星,也可以叫它“藍色地球”。

是從星星上來的?

韶國人無不駭然動容,待到弄清楚了‘億’就是萬萬,一平方公裏和一韶裏之間的換算,君臣都在細算,雖然一時半會兒算不出準確值,但已預測那是個看不到頭的可怕數值,自家韶國的規模與之相比說不定隻是個小縣城。

不少人都納悶,她是怎麼來韶國的?有人想起聽說過她有一個神龍隨身,莫非她是乘龍而來。當然,也有些大臣的心裏對她的說辭將信將疑。

韶皇又問俞秀玉她國中的百姓民生狀況,俞秀玉簡略地答了。

君臣再度相視駭然——她的國家能讓十三萬萬人有兩成溫飽無虞,五成家庭小康,兩成中產富戶,一成為家財千萬貫以上身家的富豪,這一成富豪之中還包含頂級富可敵國的巨富,(這其實是俞秀玉隨便估的比例,****發言嘛,帶點水份也是應有之義)。

又說到男女地位平等,都能以工作賺錢自立,全國的孩子都要經過九年製義務教育讀書認字,再有心往上學業深造,可讀大學,差不多經曆十六年教育,若要讀博士耗時還要多。

韶國君臣們更是驚訝,於是提出疑問了:十幾年淨用來讀書了,如何成家立業?象他們韶國因為人口不足,十三歲婚娶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