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進入韶京(上)(1 / 3)

韶國的雨季與江南國的陰雨連綿相比,算是幹爽的,也就下雨的頻律多了些,大多為雷暴雨,雨大而急,晴得也快,最長時間是連下三日。

不過這一切對俞秀玉影響並不大,江心澈親力親為把她照顧得很好,她的昏睡秘密也因為“神龍威懾”而沒人敢窺探,從而得以保住。

隻是她對外頻頻稱病,韶人也表現出良心發現,一行人的行進路線又恢複到比較正常了。

俞秀玉仍在沿途出手,她的扶貧點子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做食品小吃和穿用織品方麵,一來這是她最擅長的技能,也沒什麼核心技術含量,二來她隻是想讓韶國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些,並不曾想過要引進什麼“變革式發明”來大漲韶國的國力。

饒是如此,架子車、獨輪車、鐵鍬、桐布雨衣等物,已被汲瑛等人走五百裏加急傳訊朝中,等她入京時,朝廷已經發動官方政府機器推廣下去了,相對大力促進了韶國的生產力的進步,這是她後來才知道的。

在這場旅程當中,俞秀玉的收獲也很大,她發現了許多被這個時空的人不為所知的“資源”,比如一些優良的植物性纖維,在塢山村她發現了少量的野生棉株,向當地村民詢問秋天棉桃綻開的情形,獲悉竟然是彩色棉花,多為極淺的粉紅色和淡淡黃色兩種。

俞秀玉那個激動啊,她這一路上都很熱衷於考察能做織品的“纖維”,已發現有葛麻、苧麻、蕉麻、瓶子樹的樹皮纖維、土蠶絲、羊毛、石棉礦物纖維等,想找棉花久而未果,現在總算得著了,還是兩色彩棉,八成是棉花在這個時空的變異品種。

她越看越稀罕,叮囑村民們要好生愛護,多加找尋,以後要多種,又連同看中的其他山產,付了二百兩銀子的定金,要秋天派人來收購。

她起意帶走幾棵棉株,於是整株連帶根係的‘老娘土’一並移載入陶缸,裝車運走。

沒辦法,閃電空間的真空狀態,活物在內無法生存,哪怕她一路采買的瓜果蔬菜,也是經過象做罐頭一樣煮過處理,消除生物頻律波長後,再成缸成罐地存入閃電空間。

她的寶貝收集車是由騰空簑衣後的輜重板車改造的,敞著頂,不妨礙植物曬太陽,光合作用,車板上墊了兩層用野藤條粗編的空心藤屜,一個個移栽缸放在上麵有一定的避震作用,容器之間用長竹綁係成架子隔開,互不影響,車上也搭了個大竹架,風雨太大時,蒙上防雨油布保護。

但見彩棉植株、白汁樹幼株、瓶子樹幼株、紫薯藤、菊花蒿、大青根、彤彈子、金箔花等她收集的植栽陶缸,安放在幾輛大車上,象一群穿綠衣的小孩子春遊一樣,在陽光下搖頭晃腦,長勢喜人,隨著大隊人馬一路回京。

---

再長的路,終有走完的時候,到了七月初雨季的尾聲,俞秀玉總算到了韶國的京城。

當頭一天離城還有百裏時,汲瑛就先行帶了一隊人馬回京稟告去了,等她一行的車駕到了外城門時,韶皇引領著大臣們已在城門迎候。

人都喜歡被人尊重,俞秀玉自然不能免俗,她對韶皇本來觀感不佳,但看他這麼給麵子,好感也就多了一點點,不枉她幫了許多他的百姓。

下車互見寒暄,在燦爛的陽光下,俞秀玉第一次看到活著的古代帝皇。

這是位極其英俊的男人,第一眼瞧去地覺得他的臉有五六分象《大明宮詞》裏的薛紹,哪怕微留短須也覺得極帥,反而更增成熟穩重的氣質。

頭戴很有古意的帝王冕旒,他的龍袍竟是純黑色貢緞所製,紅色貢緞做滾邊,以細金絲精繡龍紋,此人身材高大,屬於天生“衣架子”那種,龍袍穿在他身上呈現一種異樣的堂皇華貴、一種來自權勢很有壓迫感的氣場。

這個天穿黑色不熱嗎?俞秀玉心裏暗嘀咕,後來她向殷紫極問出這個關於龍袍的問題,才聽到解釋:黑色是死亡,是兵器的象征,紅色代表鮮血,韶人最崇尚黑與紅兩色,那是他們的國家理念:不拚死作戰!就得亡國!

由於俞秀玉事先被殷煥稟報,知道韶京方麵會有歡迎儀式,故而她的妝扮也絲毫不失禮。

在上京趕路的一路上,她一直留心做穿戴行頭,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演個****也得有扮戲的專業精神嘛。

她手下二十二名侍女中,倒是有九位,針線女紅很出眾,其中兩位是沈家繡娘出身,擅長江南國的頂尖繡藝。

因此,哪怕她稱病昏睡,她的私人裁縫們也會按她的指示和設計圖紙而忙碌,不僅忙她自己的,還要做江心澈這個副使的衣袍。

這一個月來,銀匠父子倆也沒閑著,專業工具都隨身帶著,俞秀玉手麵大方,在金銀寶石珠玉等方麵提供得極為豐富,她在現代見得好東西很多,每次畫出些設計圖,都帶給這兩名古代專業人士以莫大的觀念衝擊,繼而更引發工作激情,要知道,看著那些精美絕倫的珠寶飾物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價值連城啊,那種成就感達到的心理滿足一般人可體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