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前兆(1 / 2)

鄭紜去會稽山陰,是帶著溫翁過去的,把傅主薄留了下來。 WwWCOM

正值春暖花開,大地回綠,百花齊放的時節,但因家中男丁不在,鄭綏姊妹三人,越的深居簡出,幾乎一步也不邁出內院,更別提出去踏青尋春。

連上巳節那日,也不曾出門。

每日裏隻在院子裏練字繪畫,或是跑去和九娘下棋,或是姊妹一起去後花園賞花,桃花紅豔豔的,盈滿枝頭,粉紅的花瓣,散落一地,遠遠瞧去,綠茵粉紅相襯,極為好看。

如今,她們三人,唯有十一娘阿羅,每日裏還得跟著女先生上課,按部就班,尤其是上午,是沒法出自己的院子,隻到了下午時分,才跑到鄭綏或是九娘的院子。

隻是如此一來,越地,三人連午飯晚飯都在一起用。

日子倒也過得極其閑適。

對於拒婚的事,鄭綏也隻從溫翁那裏得到確切的消息,卻是極為讚同。

每日看邸報的時候,鄭綏留意到兩件事,一件生在平城。

癸巳年二月二,乙渾丞相薨逝,二月二十二日,乙渾丞相滿門下獄,緊接著乙渾丞相舊部所占雲州、幽州生叛亂。

鄭綏看到這一則邸報時,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八娘鄭葭。

大燕太武帝太平興國二十五年,中書監、太子太傅、開國縣侯崔頎滿門罹難,緊接著,生了廢太子事件,太平興國二十七年,太武帝駕崩,臨終遺命,幼子繼承帝位,爾後時任幽州大督都的乙渾擒,帶兵進入平城,逼死太後及幼帝,另立南安王之子為帝。即為獻文帝,乙渾擒自稱丞相、護國大將軍,把持朝堂。

獻文帝在位三年駕崩,當今陛下繼位。

大燕現今聖上。八歲繼承帝位,朝政一直掌握在乙渾丞相手中,直至乙渾丞相病逝。

八娘鄭葭是去年十二月嫁去平城,僅僅兩個月,夫家就遭了難。也不知,她能不能像十四年前嫁入清河崔氏的姑母一樣,平安脫離。

至於另外一則邸報,便是趙都襄國傳來,石趙皇帝病重,幾個兒子爭位,態勢是欲演欲烈,襄國城中,已經生幾股勢力的火拚。

依照鄭綏如今對襄國的憎恨程度,自是對這種事拍手稱快。

上次桓裕把玉佩托溫翁還給她時。溫翁又和她講起了五兄的事來,鄭綏聽完之後,心裏多少多了份期盼,五兄或許真如溫翁和桓裕所,還活在這世上。

後來,她派長庚去西州府那邊找過桓裕,正月十五燈節那日,私底下,她在秦淮河邊,見過桓裕一麵。

縱如桓裕所。隻要一日沒有見到及現五兄的遺體,她就該相信,五兄是活著的。

鄭綏於茫然中多了份期盼,至少。至少這樣的信念,還能支撐著她,能給她安心,若是這樣,哪怕自欺欺人也罷。

“怎麼了?”鄭綏正在燈下看邸報,瞧著十一娘撅著嘴走了進來。

阿羅一近前。也不往旁邊的方榻上坐,直接擠到鄭綏跪坐的床榻上,身子更是往鄭綏身上靠。

“這府裏誰又惹你了?”

因阿羅年紀比她和九娘都相差了好幾歲,她和九娘隻把阿羅當孩子看待,加上阿羅性子活潑又簡單,使得在什麼事上,她和九娘都讓著阿羅,故而,連府裏仆從,都沒有敢看低阿羅,唯有鄭紜有時候會管拘著她,隻是如今鄭紜不在府裏,自然也不會有人訓她。

隻瞧著阿羅一手攀著鄭綏的肩頭,靠在鄭綏一側的肩膀上,氣鼓鼓地道:“阿姐,諸葛嫂子又去了九姐姐那裏,還把我趕了出來。”

“那你別出來就是了,”鄭綏伸手輕捏了捏阿羅圓鼓鼓的臉頰,“這是我們自己的府第,又不是在她家,你聽她的做什麼。”這還是上次阿羅讓諸葛娘子給從九娘鄭芊的屋子裏趕出來時,鄭綏教給阿羅的話。

來,對於諸葛娘子私下裏去找九娘鄭芊,她是很反感,但是每回她在九娘屋子裏,諸葛娘子卻又什麼話都不,隻扯些不著邊際的話,偏她問起九娘鄭芊,鄭芊又什麼都不願意,隻不過是過來閑話家常。

鄭綏卻不信,閑話家常有必要把阿羅趕出來。

何況,這幾日來,九娘眉頭是越皺越緊,難得有開懷的時候。

想及此,鄭綏想不疑心都難,正想著,再找個法子,讓阿羅去悄悄探看,一低頭望向阿羅,卻瞧見阿羅嘴角掛著一顆豆粒大的眼淚,兩隻眼睛紅了一圈,眼角還有眼珠子漫溢,圓溜溜的眼睛,眨著水光,一片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