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害他人,就是“錯誤”的;
考試論才是對的,但如果偏重成績,
選人失當,就是“錯誤”的;
出國深造是好的,但如果浮誇虛榮,
不切實際,就是“錯誤”的。
377
緣不聚,則一事難成;
緣相聚,則萬事俱可。
所以,福德因緣極為重要!
378
惜福結緣是美德,尊重包容是大量,
服務喜舍是奉獻,勤儉上進是勇敢。
379
凡事不著意,則宏偉的大事,變成小事;
萬事皆有心,則微細的小事,終成大事。
380
願力非即興的發心,而是永世的承諾;
願力不是內心一念,而是實踐的行為。
381
彼此尊重,才能建設一個有道德、有尊嚴的國家;
互相友好,才能建設一個有秩序、有禮貌的社會。
382
為人處世在遇到困境、瓶頸時,
要能如“水”:
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
無論遇到誰,我轉!
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屈婉轉,
流出自己獨特的流域,流出自己理想的曲線。
383
世界上有一樣東西是隻有“進展”,
而不“回歸”的,那就是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如同浪費生命;
浪費生命即是殺生。
掌握時間的人,就擁有人生。
隻要我們能夠認識時間、善用時間,
就能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裏破繭而出。
懂得把握當下、珍惜此刻,
也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
體證“刹那即永恒”的生命。
384
好嗜欲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
好阿諛則是非之人聚,好勝負則我慢之山高。
385
戒如指南針,引導方向,人生不會走進歧路;
戒亦如軌道,正確行走,人生不會落入險境。
386
言不及義,無異浪費光陰;
言行清朗,方能健康長壽。
387
在一般人的感覺裏,
人生是向前進取的,
退後是失敗的。
但是在佛教裏,
向前的人生是半個世界,
退後的人生也是半個世界;
向前的世界是個窄門,
向後的世界則有無限的寬廣。
388
不為昨天困,昨天已過去;
不被明天迷,明天尚未至。
用心麵對今天,天天都不困不迷。
389
以學問磨煉氣質,氣質自然高雅;
以理法規範行為,行為自然端正;
以寬恕廣結人緣,人緣自然良好;
以修道淨化心靈,心靈自然清淨。
390
嗔心,是長養痛苦的溫床;
貪欲,是鬥爭紛亂的禍端。
391
遭謗要不嗔不發怒,轉作精進力;
遇惑要不癡不執迷,悟出佛真義。
392
緬懷祖師的菩薩行誼,能堅固我們的道念;
繼承佛陀的慧命偉業,能堅強我們的信心。
393
不殺生,殺生斷慈悲種;
不偷盜,偷盜斷喜舍種;
不邪淫,邪淫斷解脫種;
不妄語,妄語斷真實種;
不嗔鬥,嗔鬥斷忍辱種。
不退菩提心,退菩提心斷佛種。
394
受戒容易守戒難,發心容易恒心難,
忍苦容易忍氣難,尊上容易尊下難,
共無容易共有難,依人容易依法難,
依神容易依佛難,為己容易為人難,
聽法容易行法難,處眾容易處閑難。
395
對世間懷抱愛心,婆娑世界就是淨土;
對世界充滿嗔恨,清涼佛土即成火宅。
396
悟是對生命再參透,參透生命能解脫煩惱;
悟是對認知再看清,看清認知可消除疑惑。
397
在名利上,要淡泊不計較;
在責任上,須認真不敷衍;
在世法上,可隨緣不強求;
在真理上,應固守不放棄。
398
花兒種在泥土裏,花開花落,難保好風光;
花兒種在心田裏,花開不落,永遠吐芬芳。
399
快樂,不在繁華熱鬧中,而在內心的寧靜裏;
煩惱,不在謹言慎行中,而在人我的是非裏。
400
破戒,好比樹木折幹損枝,猶可懺悔;
破見,如同根莖腐朽壞爛,難以挽回。
401
擁有是包袱,是拖累;空無是無邊,是無限。
402
出家要發出離心,以放下自在為好;
在家要發增上心,以擁有看淡為上。
403
應付人情,費神且難盡責;
忘卻人情,專心又能盡責。
404
敢,就不會割地自限;敢,就勇於破繭而出。
405
慚愧,可以洗滌我們的懈怠;
正見,可以擊退我們的邪見;
慈悲,可以溫暖我們的心房;
精進,可以鼓舞我們的力量;
知足,可以增加我們的財富;
內省,可以督促我們的善行;
持戒,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