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慧的歌唱藝術(2 / 2)

2、地道規範的演唱韻味

中國人在演唱西洋歌劇方麵,演唱韻味和發音吐字規範是一大難關,甚至阻礙了許多歌唱家的國際化道路。但和慧的發音和咬字卻十分規範地道,能夠十分準確生動地表現作品內涵,讓很多西方聽眾也分辨不出這是一位東方人在演唱。那麼和慧是如何做到的?

深入分析許多中國歌唱家在語言咬字和韻味上的演唱的不標準,無外乎由三點原因造成:1、咬字過死;2、存在中國民歌韻味;3、語言掌握不準確。但是這三點不足和慧都不存在。首先,和慧在咬字發音上的十足圓潤,以大號的嗓音配合綿柔而充沛的氣息使她的咬字沒有過死的問題存在;第二,和慧的藝術修養深厚、係統的美聲培訓方法、清醒的頭腦和很好的自我規範能力,特別是在西方多年的生活演出經曆,讓她能夠充分去除掉演唱西洋作品中不必要的“中國韻味”,使演唱規範地道;第三,在歐美的多年生活中結合自身的勤奮好學,讓和慧很好地掌握了英、意、德等多國語言。解決了這三點,演唱的規範地道程度自然不會成為問題,更加幫助和慧的演唱事業再登高峰。

3、聲與情的完美統一

每一位看過和慧演出的觀眾都會被和慧的表演和生動塑造的人物所深深吸引。和慧在這方麵的出色表現一方麵來源於她出色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麵也來源於她完美的聲情演唱結合方法。科學的歌唱是對全身機能和諧自然地進行支配與調動。在進行發音之前,歌者應當先將自身的情緒充分沉浸到作品的藝術氣氛當中來,在發聲過程中,氣息和情緒共同帶動身體機能產生聲音,並控製聲音的音色與強弱,自然可以產生聲音與情緒相互統一的理想效果。和慧的歌唱正是這種方法的詮釋。特別是在歌劇表演對人物的詮釋的過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幅度變化很大,但是和慧可以用自己的情緒調動起歌唱發聲狀態和身體表演動作,最終配合情感形成聲、情、動作的完美結合。例如在歌劇《蝴蝶夫人》的詠歎調《晴朗的一天》中,和慧扮演的巧巧桑從情感到聲音都十分充沛和細膩,這就充分得益於聲音與情緒的結合。在演唱之前,和慧的情緒就已經進入到了巧巧桑焦急等待和美好的期盼當中來。激動之情讓整個人的身體動能上提,配合堅實的氣息湧動,自然飄然如風般地唱出了那句美妙的“Un bel di,vedremo?”,讓人陶醉的同時,充分沉浸入主人公巧巧桑的命運中來,獲得藝術享受。

三、和慧的成功所帶來的啟示

和慧的成功並非隻在於她獨特而洪亮的嗓音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更在於她堅信的付出、執著的信念和良好而端正的思想品質。她在世界歌劇舞台的成功充分證明了中國人一樣擁有完美詮釋歌劇藝術的條件,一樣擁有美好的藝術未來。那麼從和慧的成功中,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呢。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到了和慧的心願,她的回答是“我的心願不大,就希望藝術生命長久,能繼續唱下去。”這句回答充分表達了和慧對歌唱事業的熱愛、對歌唱藝術的熱愛,更加說明她的內心是如她的歌聲一樣明亮純淨的。作為一名世界頂尖級的歌唱家,和慧已經站在了世界歌劇殿堂的巔峰,但是在她一路走來的歌劇奮鬥生涯中,她沒有過多複雜而貪婪的欲望,沒有過多的雜念和雜質,就沒有過多的心理負擔,從而憑借著自身對歌劇藝術的熱愛,將自身的精力、時間和全部能量充分投入到歌唱學習和事業當中去,自然會獲得人生和事業上更多的收獲。對於許多歌者,這其實是最寶貴也最值得去把握的財富。因為在藝術和成功的道路上,熱愛和付出已經足夠,就已經能夠在正確的方向上不墮入歧途。

和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她是近百年中國西洋聲樂藝術道路發展的必然,是中國歌者對歌唱事業熱愛與付出的必然。相信在未來的中國歌唱事業中,也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和慧,出現更多讓世界為之感動的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