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怎麼能…”盧建陽有些擔憂地看著妹妹。
“哥哥,你放心,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從今往後,再不會有什麼事情可以打倒我了。”盧小宛眼神堅毅而篤定,前世,遭遇那樣的不幸她都苦心堅守十年,如今這一點打擊又算得了什麼?“這十三年來,我在盧家過的很幸福,許是太過幸福了罷。不過往後我還是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哥哥,如果有來生,我希望還做你的妹妹,你是一個好哥哥!”
盧建陽絲毫不知妹妹前世的事情,如今聽她這麼一說,倒是心裏發毛,“宛兒,你可莫要做什麼傻事,天下好男兒多得是,我見那楊…”
“哥哥,你說什麼呢!我不會做傻事的,你明日不去才是傻呢!諾,你看吧,我今天把大魏的律法仔細研讀了一遍,發現其中有許多不足以適合國情的地方,到時候你有空我和你仔細商議一下,我們要想戰敗爾朱榮,就要布置周密,計劃詳盡,現在國之根本還在於一些不合理的製度,其次是廣納人才…”盧建陽此刻才注意到妹妹手上抱著一些法典文書。
盧小宛今日仔細地研讀了大魏的律法,加之她前世又是法學院的高材生,這點小事根本難不倒她,當盧建陽看到妹妹輕而易舉地說出了時政的弊病,又提出了許多精深新穎的見解,一時之間已經呆了。
“製度之弊,主要在六鎮鎮民,想當年大魏在平城定都的時候,駐守六鎮的都是世家子弟,高門大族,那時候世家子弟中也隻有有錢有門路的人才能去武川等六鎮去當長官,因此六鎮一度是帝國的榮耀,然而這種情況在文帝遷都之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當初說好了一部分人先遷到洛陽,另一部分人後遷過來,一起過好日子。然而時過境遷,六鎮居民已經被拋諸腦後,許是洛陽的繁華迷了人眼,六鎮徹底在當權者的記憶中消失,然而六鎮苦寒之地,那裏的軍民起義也在所難免。”盧小宛依舊滔滔不絕地把最近幾日研究的成果向哥哥做一個彙總。
盧建陽已經徹底驚呆了。
“陛下要想重振君威,那麼就一定要用人,用人才,我建議陛下按照原來六鎮長官的官職高低,出身,給他們資格,讓他們通過選拔考試重新博取功名,我想好男兒誌在報國,而且他們曾經都是帝國的精英,應該都懷有一顆忠君之心,若是能食君之祿,哪有人願做流寇呢!”
盧小宛提出的建議切中肯綮,現在元子悠在內身邊沒有值得信賴的軍隊,外又有六鎮軍民到處流竄起義,如能設立選拔製度,那麼武將皆能為其所用,把敵人轉化成自己人去對付更強大的敵人,這才是明智之舉。
“哥哥?你在聽嗎?”盧小宛拿手在盧建陽眼前擺來擺去,盧建陽此刻已經吃驚不已。
“聽,我在聽,妙,實在是妙,明日我要把你這些想法都呈給陛下,隻是你怎麼會突然有這麼成熟的想法?你怎麼了?”
“此事說來話長,哥哥今天先去看看嫂子和杜姨娘吧,明天回來咱們再仔細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