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概沒有比母子之間更神聖的情感了。此刻,我想到了下麵這個真實的故事。
真像有人說的那樣,上帝往往給誰的都不會太多。成功學家希爾做夢也不會想到,小兒子先天不足,是個出生時就沒有長雙耳的孩子。這個孩子將生活在靜悄悄的無聲世界裏,無法聽到任何聲音,因而也無法學習說話。
可憐天下父母心。希爾的太太終日為這個孩子的前途與命運憂心忡忡,緊鎖愁眉,淚流不斷。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社會,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唯一的出路就是成為乞丐,在路邊依賴別人的施舍維持生命。
但是,希爾卻不願放棄,從嬰兒在繈褓中開始,每夜都在兒子的雙耳位置,不斷地激勵他,告訴這個孩子,他是世界上最棒的,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不管這個孩子是否能夠聽得見,希爾堅持不懈地給這個孩子輸入積極的信念與信息。
到了這個孩子3歲的時候,希爾無意間發現,這個孩子喜歡用牙齒輕輕咬著留聲機的邊緣,同時臉上露出極為投入的陶醉的表情。希爾經過多次仔細地觀察後確信:孩子可以借助耳骨傳遞聲音的方式,聽到外界的聲音。也就是說,希爾不斷在他耳朵旁輸入信念與信息的苦工夫沒有白費。
從此以後,希爾要求全家人,不要再將這個孩子當做殘疾人看待,而要用對待正常人的態度來與他相處。
在這個孩子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希爾力排眾議,堅持不讓他進入特殊教育學校,而讓他與發育正常的小朋友共同學習。
雖然希爾的一意孤行給這個孩子在學習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但希爾每天用加倍的時間,幫助孩子複習功課,最終克服了學習上的重重困難,使孩子順利地升了大學。
這個孩子在讀大學的歲月,出現了一生中的最大轉折。有一次,這個孩子試戴新型助聽器,第一次聽到了清楚的聲音。由於父親從小到大的不斷鼓勵,這個孩子勇敢地去找到生產助聽器的廠商,要求合作並改良助聽器的品質。後來,這個孩子成為那家助聽器廠商的出色代理人,從而幫助無數失聰的人們重新獲得了聆聽的能力。
蒼天不負苦心人。不斷地輸入積極的信念與信息,有時候可以實現許多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正確的信念與信息引導正確的行動,正確的行動導致成功,生活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偉大的希爾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鈿膩的母愛,寬容的父愛,陪伴我們走過了成長中每一個有風有雨有陽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