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關於學習:停下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別人還在跑(1)(3 / 3)

敢於說真話,敢於說大話,敢於說他人不敢說的話,這要在我們身邊實現,似乎不可能。然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給自己前行的勇氣和信心,我們必須學會說大話,但必須是積極向上、有所指也有所不指的、能引起共鳴的話,至少,你說過之後要讓人們發自內心地說一句“挺在理的”。

人生仿佛一個紙盒子,如果你敢於捅破它揭曉裏麵的奧秘,那你就是敢於嚐試的勇士。

在亞洲的某個角落,有一家窮人,他們在經過幾年的省吃儉用之後,終於積攢夠了購買去往澳大利亞的下等艙船票的錢。於是,他們打算到富足的澳大利亞去謀求發財的機會。

為了節省開支,妻子在上船之前準備了許多幹糧,但孩子們看到船上豪華餐廳的美食時,還是忍不住向父母哀求,希望能吃上一點,哪怕是殘羹冷飯也行。可父母並不允許,他們守住了所在的下等艙門口。因此,在整個旅途中,孩子們就隻能和父母一樣吃著自帶的幹糧。其實,父母也和孩子一樣渴望吃到美食,隻是他們一想到自己空空的口袋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旅途還有兩天就要結束了,這家人帶的幹糧也已經吃光。被逼無奈,父親隻好去求服務員賞給他們家人一些剩飯。聽到父親的哀求,服務員吃驚地說:“為什麼你們不到餐廳去用餐呢?”父親說:“我們根本沒有錢。”“可是隻要是船上的客人,都可以免費享用餐廳的所有食物呀!”

他們一路上都隻能啃自帶的幹糧,忍饑挨餓,最根本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他們在自己的腦子裏早就設了一個限——窮人是不能去豪華餐廳裏享受美食的。於是,他們錯過了十幾天享受美食的機會。

也許你幾番嚐試,最終也不見得就會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鼓足勇氣去嚐試,那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其實,很多時候,隻要你積極地嚐試過、努力過,縱然沒有取得成功,你也會擁有經驗,你的精神意誌也會在不斷嚐試的過程中漸漸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做個敢於想象的人吧,想做就去做!隻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對你意味著什麼!

在學習上不肯鑽研的人是不會提出問題的;在事業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會有所創新的。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把六隻蜜蜂和同樣多的蒼蠅裝在一個不封口的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將瓶底對著窗戶。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出口,並一直到他們累死或者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口逃出玻璃瓶。

事實上,正是蜜蜂對光亮的喜愛和它們的智力,才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蜜蜂以為瓶子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線最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這種邏輯。遇到這種自然界沒有的障礙,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而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則毫不理會,它們四處亂飛,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脫險。

我們生存的環境就像是這個玻璃瓶,實驗、堅持不懈、冒險、即興發揮、改變思維,學會突破都是我們在社會生存應該具備的品質。

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瞬息萬變,未來既不可知,也無法預測,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要想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就必須擁有隨機應變的智慧,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式思維。我們發現,當所有人都遵守規則時,創造力便會窒息。

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靠自己的知識、智慧經驗去判斷,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然而,要想取得發展,我們就必須有更多的新東西拿出來。而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新困難,因此,樹立一些以前沒有或不甚重視的觀點,需要一種勇敢的創新精神。

在新的領域裏、在新的曆程中,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不斷探索、思考、鑽研,不斷突破原有的空間、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這樣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離勝利更近一步。

如果總是本著一條胡同鑽到底的“一根筋”模式來思考問題,那麼,你的發展也會被局限起來。因此,在舍得鑽研的同時,還要學會適當地變換思維,有所創新!

數學就是做,不斷做,做到你考試的時候發現試卷上所有的題目都做過,就行了。

很多時候,最終成功的並不是那些天賦極高的人,而是那些最舍得下功夫去鑽研的人。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沒有一定的付出就不會有所收獲。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很想增加自己的財富,提升自己的地位,讓生活更上一層樓,卻總不願意多付出一點。於是,他們開始不停地抱怨命運的不公。然而,抱有這樣一種心態,不僅無法改變現狀,更談不上什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