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關於學習:停下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別人還在跑(1)(1 / 3)

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能拍下

怎會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遠方

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

千鈞一發

又怎會曉得執著的人

有隱形翅牓

把眼淚裝在心上

會開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憊的時光

閉上眼睛聞到一種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邊走著邊哼著歌

用輕快的步伐

沮喪時總會明顯感到孤獨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給些溫暖借個肩膀

很高興一路上我們的默契那麼長

穿過風又繞個彎心還連著

像往常一樣

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麼能在半路就放

最初的夢想絕對會到達

實現了真的渴望

才能夠算到過了天堂

——《最初的夢想》

一、漫漫征程

每天早晨,羚羊和獅子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超越彼此,這樣才有生存的機會。於是,他們一躍而起,迎著朝陽奔跑,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

逐漸發現了求知的力量,破舊的教室,打滿補丁的衣裳,卻掩蓋不了心中對知識的渴望,比起那些一坐進教室就頭疼的城裏孩子來講,他就是幸福的。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我們的才幹。當你感到孤獨寂寞時,閱讀是一種消遣;當你在高談闊論時,閱讀又成了一種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就意味著自身無窮的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縱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才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變得懶惰,為了裝潢自己而求知是自欺欺人,而完全照書本條條來辦事的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就是最好的修剪移栽方式。

實習嚐試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惟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不會告訴你怎麼去運用,運用的方法則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藝術。

有的知識隻需淺嚐,有的知識隻要粗知,而有些專門的知識則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隻要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複讀。

有的書可以請別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跡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像以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會使人的頭腦變得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還要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若果一個人隻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然很狡黠,這樣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我想早戀,可是已經晚了……

步入奔三的門檻,婚戀幾乎成了80後一代談論的主要話題;逐漸接近20的年華,懵懂青春的90後,也開始試著思考這一問題。隻是,麵對曾經秉燭夜讀的校園生活,我們不禁感慨:太多太多,我們來不及去擁有,它們就在我們指間悄然滑過。曾經一起走過的路,也早已湮沒在了歲月漫芳的古道上。

回響起曾經的校園生活,我們不禁潸然淚下,那些過往的青蔥時光……

曾經,在迎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老師抑揚頓挫地說道:“這是一段非常的時光,男生要告別NBA,女生要告別小手飾,學校裏的空氣特別特別有營養啊,你們要好好爭取補補營養啊!”全場同學聽後頓時掌聲雷鳴般響起,飄蕩在看操場上空……

三年煉獄,知識扮得青春靚幾許;六月大捷,往事引得學習淚千行。這就是曾經高考的一段集體回憶。

青春,明媚卻不憂傷,因為我們心中,都有夢在飛翔:

在你我年輕的歲月裏,有一個夢輕輕流過

像煙花般美麗,如朝陽般燦爛

我們都向著那魂牽夢縈的大學之門風雨兼程

一路有絢麗風景,一路有坎坷人生

但我們始終堅信,會有那麼一天

我們能在自由的天空中自由的飛翔

我們年輕的歲月,是一個多夢的季節,夢是自己做的,更要自己去闖。因為有了一份對未來的執著,我們始終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