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關於工作:無所為而無所謂,無所謂而無所不為(3)(3 / 3)

麥禪歌基說:“當工作成為樂趣時,生活便是喜樂;當工作成為責任時,生活便是奴役。”有人視工作為苦役,有人卻能從工作中獲得極大樂趣和滿足;有人整天咒罵自己的工作,有人卻滿懷感恩之心,兢兢業業地從事著自己的工作。

如果我們認為工作是源於人性,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途徑的話,那麼,我們每人都應該要工作。事實上,世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工作,或在準備自己去工作,人一生中最長和最重要的時間,也是在工作中度過的。

工作能豐富我們的思想。羅仕堅說:“隻有藉勞動,思想才能健康地發展;也隻有藉思想,勞動才能變得輕快;思想與勞動不能分家,一旦分家便會各蒙其害。”

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他獨特的快樂的地方,隻有當人們在享受這種快樂的時候,才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人到底是為了生活才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如果你為了生活去工作的話,那等於是為錢而工作,是金錢的奴隸,也是工作的奴隸。工作是一個人天生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工作中的極大樂趣。

對於工作,人們總結了這樣一個觀念:要積極,不要心急。隻有當你積極的時候才會采取行動去找尋能夠達到目標的方法,或許找領導來洽談,或者你自己去采取一些行動,這是積極的做法。心急是心態方麵出了問題,一直很心急,卻沒有積極采取行動,這樣當然不會有結果。

人們在巔峰的狀態下情緒最好,工作效果也最好。要想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首先要明白一個人的成就取決於你所認定的痛苦和快樂;樂在工作有很多好處。活在現在,享受過程,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三、工作新哲學

經曆一些事情之後,有些道理就這樣烙進了心裏。職場中的某些金科玉律也成為了人們心中不變的定律。

有些東西消逝後,人們才能看到他的光輝,這是種萬幸也是種不幸。

這是80、90後所共有的一句話,既為了勉勵自己更加發奮工作,也為了這一群人心中的偶像。

當一個人處於事業巔峰的時候,總會出來許多小人。他們嫉妒那些成功者,渴望自己也能像成功者一樣。於是,他們便會做出許多令人發指和令人鄙夷的事情,這時被陷害的人就會因此跌到事業的穀底。

當傑克遜紅遍全球的時候,有人開始造謠,傑克遜鄙視自己的黑皮膚,因此不惜全身漂白。然而,事實是什麼?邁克爾·傑克遜患上了“白癜風”,而之所以有扭曲事實的報道就是因為超級巨星背叛種族漂白皮膚將成為一大賣點。其實,傑克遜之所以會有那種瓷白膚色,隻是因為已經失去了所有的黑色素,是典型的嚴重白癜風症狀。缺失黑色素的皮膚隻要曬上十五分鍾就會受到傷害,所以傑克遜一出門就打傘。如果有人冒著生命危險長期全身使用漂白藥品,那麼此人可能不是死了就是躺在病床上了。

在傑克遜去世後,世界對他的看法瞬間轉了180度。傑克遜走了,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個人如此偉大。他一生獨立支持了世界39個慈善基金會,獲吉尼斯世界個人慈善紀錄,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人。據2006年末正式發布的數據顯示,其慈善捐款達三億美元。他在世界各地探訪孤兒院和當地兒童醫院的時間,甚至比他站在舞台上的時間還要更長。

如此偉大的人,值得我們尊敬,永遠的尊敬。但是無論怎樣,Michael Jackson,還是永遠的走了……

有時候,世界就是這樣地莫名其妙,隻有當你消失後,人們才會發現你有多重要,在工作中也同樣。然而,不管你在公司的位置有多高,會遭多少小人的陷害,隻要自己心中有義就不會讓光芒在消失後才綻放。

隻要努力,人們總會認識到你的重要,看到你的光輝!

不怕虎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很難帶,他們不耐挫、不專心、又像隻刺蝟似的沒辦法與人合作。進入職場,很多年輕人最不能承受的是,念書時隻須對自己負責,一人完成即可;成了上班族之後,你的工作隻是整體的一部分,你有義務與責任通過協調與溝通,讓整件事進行得順利完整。

而年輕人的心總是比較浮躁,太急於表現,因此很容易造成過度自我中心、團隊精神很差的印象,同時還會造成其他人的負擔。因此,職場人士戲稱,不怕有虎一樣的敵人,就怕有豬一樣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