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學習篇——點亮心靈深處的激情(2)(2 / 3)

抽身的道理

文/佚名

著名音樂家譚盾剛到美國時。生活困難,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來賺錢。他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爭取到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那裏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過了段時日,譚盾賺到不少賣藝錢之後,就和黑人琴手道別。他進入了大學進修,在音樂學府裏拜師學藝,也和琴技高超的同學互相切磋……

抽身於庸俗,才能投身於光華。譚盾的成功,在於他懂得及時抽身,離開那個看似最賺錢,卻不再進步的地方。十年後,譚盾有一次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老友——那個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而他的表情也一如往昔,臉上露著得意、滿足與陶醉。當黑人琴手看見譚盾突然出現時,很高興地停下拉琴的手,熱情地說:“兄弟啊!好久沒見啦!你現在在哪裏拉琴啊?”

譚盾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的名字,但黑人琴手反問道:“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好賺錢嗎?”“還好,生意還不錯!”譚盾沒有明說。

那黑人還不知道,十年後的譚盾,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他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中登台拉琴!

其外

文/佚名

一家廣告公司招聘廣告設計師,考題是要求每個應聘者在一張白紙上設計出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廣告文案(主題不限),然後把紙隨意投向窗外,如果誰的設計最先結束,並且最先被路人撿起來看,誰就會被錄用。參加考試的設計師匆忙地在紙張上絞盡腦汁地仔細描繪精彩圖案,甚至有人還繪出了誘人觀看的裸體女人。其中一個設計師立刻就完成了設計,並且投向窗外,結果街道上行人瘋狂爭搶,廣告公司錄用了這個設計師。

他在白紙上畫了什麼呢?答案是:這個廣告設計師什麼都沒有畫,隻是在白紙上粘了一張100美元的鈔票。

其外有其外的答案,有時候很需要把其外的事情考慮在內。處理問題的方法有許多,解決之道不一定在問題本身,也許在其外。

學會感謝

文/佚名

一家日資公司的公關部招聘一位職員,最後剩下了5個人。公司通知這5個人,聘用誰得由日方經理層會議討論通過才能決定。

幾天後,其中一位的電子郵箱裏收到一封信,信是公司人事部發來的,內容是:“經過公司研究決定,你落聘了

感謝是另一種付出。學會感謝,有時候能起到關鍵的作用,甚至改變你一生。,但是我們欣賞你的學識、氣質,因為名額所限,實是割愛之舉。公司以後若有招聘名額,必會優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材料錄入電腦存檔後,不日將郵寄返還於你。另外,為感謝你對本公司的信任,還隨信寄去本公司產品的優惠券一份。祝你開心。”她在收到電子郵件的一刻,知道自己落聘了,十分傷心。但又為外資公司的誠意所感動。便順手花了3分鍾時間用電子郵件給那家公司發了一封簡短的感謝信。但兩個星期後,她接到那家日資公司的電話,說經過日方經理層會議討論,她已被正式錄用為該公司職員。

後來,她才明白這是公司最後的一道考題。她能勝出,隻不過因為多花了3分鍾時間去感謝。

當好自己人生的主管

文/佚名

布萊德利議員進入參議院的時候,他頭上有兩個光環,他不但是普林斯頓最優秀的學生,還曾經是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著名球星。有一次他被邀請去一個大型宴會發表演講。這位自信的議員坐在貴賓席上,等著發表演講。這時一個侍者走過來,將一塊黃油放在他的盤子裏,布萊德利立刻攔住了他。“打擾一下,能給我兩塊黃油嗎?”

當好你人生的主管。在這個權力的世界裏。總有人是主管分黃油的。如果想多吃黃油,就需要關注他們,無論他們官大官小,無論他們名分高低。這雖然是政界的通則,而其實我們日常處事又何嚐不是如此。“對不起,”侍者回答道,“一個人隻有一塊黃油。”

“我想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誰吧?”布萊德利高傲地說道,“我是羅氏獎學金獲得者、職業籃球聯賽球員、世界冠軍、美國議員比爾·布萊德利。”

聽了這話,侍者回答道:“那麼,也許您也不知道我是誰吧?”

“這個嘛,說實在的,我還真不知道。”布萊德利回答道,“您是誰呢?”

“我嘛,”侍者不緊不慢地說,“我就是主管分黃油的人。”

服務

文/佚名

日本東京貿易公司的一位專門負責為客商訂票的小姐,她給德國一家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往來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他的座位總是在列車右邊的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是在靠左邊的窗口。經理問小姐其中緣故,小姐笑答:“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你的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又在你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買了不同位置的車票。”就這麼一樁不起眼的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深受感動,促使他把與這家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