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把錢捐給慈善機構,並蓋了一間小房子。所能蔭庇的範圍遠比以前的房簷小,但是四麵有牆,是棟正式的屋子。
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都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庇護,並在臨走時,問這棟小房是哪位善人捐建的。
沒有幾年,富翁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後,人們還繼續受他的恩澤而紀念他。
什麼是浪漫
文/佚名
有個人特別羨慕別人騎馬,他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馬。他覺得騎馬多瀟灑,而用腳走路真是太麻煩太沒意思了。別人告訴他,要想得到馬,必須用你的雙腿來交換。這人聽了,立刻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雙腿。於是他得到了一匹馬。這個人騎上了馬,真是太高興了,馬的奔馳帶給他一種飛翔的夢一般的感覺。但是他漸漸地發現,人不能總騎在馬背上,當他下馬時,他才發現他今後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
有浪漫很好,太浪漫就濫。沒有馬隻是一點小小的遺憾,沒有腿卻是終身的苦難。可總有人想砍斷自己婚姻的雙腿,而去追尋夢中的浪漫白馬。
調換太太
文/佚名
鄰居有個女孩兒在一家體育館工作。她說:在羽毛球館看人打球,最有趣的現象是“夫妻變敵人,敵人變夫妻”。兩對夫妻組打,理所當然地應該是兩位先生各自搭配自己的太太。怪的是,夫妻“同一國”打球,經常會以吵架收場,男的指責女的,女的指責男的,兩人互相埋怨,氣得無法再打下去。
這時候,鄰居女孩兒會很有經驗地走過去,建議他們“換搭檔”,即各自的太太換到對方那一邊去,去當“敵人”繼續打球。
效果如何?通常這麼調換之後。兩邊無不“殺”得興高采烈、滿場飛騰。
沒有什麼也有是非。同處一起,不免生出是非;相處各異,就會產生關照。
無能
文/佚名
農夫家裏養了3隻小白羊和一隻小黑羊。3隻小白羊常常為自己雪白的皮毛驕傲,而對小黑羊不屑一顧:“你看看你身上像什麼,黑不溜秋的,像鍋底。”“像窮人穿了幾代的舊被褥,髒死了!”
就連農夫也瞧不起小黑羊,常給它吃最差的草料,還時不時抽它幾鞭。小黑羊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經常傷心落淚。
無能者無存。沒有無能的人,隻有無能的觀念。初春的一天,小白羊與小黑羊一起外出吃草,走出很遠。不料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它們隻得躲在灌木叢中相互依偎。不一會,灌木叢周圍全鋪滿了雪,因為雪太厚,小羊們隻好等待農夫來救它們。
農夫上山尋找,起初因為四處雪白,根本看不清羊羔在哪裏。突然,農夫看見遠處有一個小黑點。跑過去一看。果然是他那瀕臨死亡的四隻羊羔。
農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說:“多虧這隻小黑羊呀,不然,大家都要凍死在雪地裏了!”
留心
文/佚名
天黑了,張姓牧羊人和李姓牧羊人在把羊群往家趕的時候,驚喜發現每家的羊群頭數都多了十幾隻,原來一群野山羊跟著家羊跑回來了。
張姓牧羊人想:到嘴的肥肉不能丟呀。於是紮緊了籬笆,牢牢地把野山羊圈了起來。
李姓牧羊人則想:待這些野山羊好點,或許能引來更多的野山羊。於是給這群野山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草料。
留心才會留意。留人留心,心留不住,人就不會留住。第二天,張姓牧羊人怕野山羊跑了,隻把家羊趕進了茫茫大草原。李姓牧羊人則把家羊和野山羊一起趕進了茫茫大草原。
到了夜晚,李姓牧羊人的家羊又帶回了十幾隻野山羊,而張姓牧羊人的家羊連一隻野山羊也沒帶回來。
張姓牧羊人非常憤怒。大罵家羊無能。一隻老家羊怯怯地說:“這也不能全怪我們,那幫野山羊都知道一到我們家就被圈起來,失去了自由,誰還敢到我們家來呀!”
小節
文/佚名
在非洲大草原上,3隻瘦弱的小狗正與一隻高大的斑馬進行一場生死搏鬥。
乍一看來,3隻弱小的小狗很難是大斑馬的對手。但實際情況是,一隻小狗咬住斑馬的尾巴,任憑斑馬的尾巴如何甩動,也死死咬住不放;一隻小狗咬住斑馬的耳朵,任憑斑馬如何搖頭,也決不鬆口;一隻稍顯強壯的小狗咬住斑馬的一條腿,任憑斑馬如何踢彈,一點也不敢懈怠。
不一會兒,在3隻小狗的齊心攻擊下,“龐然大物”斑馬終於體力不支癱倒在地,成為3隻小狗的盤中美餐。
小節需要大注意。不要忽視小問題,小問題往往影響大問題。對於個人來說,不要忽視小毛病,否則,小毛病就會影響自己的整個人生。
與時俱進
文/佚名
一群鸕鶿辛辛苦苦跟著一位漁民十幾年,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不靈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不得已,漁民又買了幾隻小鸕鶿,經過簡單訓練,便讓新老鸕鶿一起出海捕魚。很快,新買的鸕鶿學會了捕魚的本領。漁民很高興。
新來的鸕鶿很知足:隻幹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對自己這麼好,於是一個個拚命地為主人工作。而那幾隻老鸕鶿就慘了,吃的住的都比新來的鸕鶿差遠了。不久,幾隻老鸕鶿瘦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被主人殺掉燉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