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設計的人生更精彩(3)(1 / 3)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千金小姐不願意和她的女傭同桌吃飯,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不用知識”的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有損他們的身份和麵子。

其實這種“身份”隻會讓路越走越窄。不是說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們相信,在非常時刻,如果還放不下身份,那麼隻會讓自己無路可走。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隻有挨餓。隻有放下身份,路才會越走越寬。

“放下身份”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競爭上明顯占優勢。

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身份上的顧慮。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一個千金小姐隨著婢女在饑荒中逃難,幹糧吃盡後,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討,千金小姐說:“我是小姐。”小姐不願意去。

結果呢?

餓死了。

如果你在追求成功,就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不管以前的你多麼高大、多麼輝煌,都應該努力使自己心態平靜,有從零開始做的準備,隻有這樣,你才能在競爭中求得生存。

成功有時需要冒點兒險

在人的一生中,最有魅力的事業與風險必然是密不可分的。想要有好的事業,就要學會去冒險,隻有那些不怕孤獨、不畏艱難的先驅者,才敢闖進他人未到之地,做一些別人未做的事。總是讓命運安排在最有風險的絕壁之上,這樣的冒險對自己絕對是一種超越與考驗。

假如你感覺自己的生活缺乏活力,這個時候就應該學會怎樣放棄“安逸”,走出你的安全圈,做一次冒險的旅行。不要懼怕前途未卜,沒有一個人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你不去冒險,那麼你的未來將會是一潭死水。想要讓未來這潭水活起來,你在這個時候就必須打破你的現狀,而把你的冒險精神完全表現出來。

冒險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全新的體驗,是你所未知的領域的一些體驗。可以說,冒險的體驗正是你生活中進步與快樂的本源,對於一些未知的事物完全不必心懷恐懼,也不用費心做一些無謂的嚐試,試圖把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規劃好。如果你想讓你的生活豐富多彩的話,那麼就讓你的生活多一些意外、多一些彈性。事實上,不管是你的工作還是你的生活,如果總是重複同一個內容,你又怎麼能有新的收獲呢?這一點應該清楚,生活並不是可以預先設計的,因此對於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沒有必要擔心懼怕,你應該具有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打破你的規矩,不要被一些東西所封鎖,去體驗一下冒險所給你帶來的一些快樂。

然而,人與人又是不相同的,有時候雖說是同樣一件事情,但有些人就會因為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停步不前。比如,甲經過細算,認為有60%的把握,便搶占時機,先下手為強,因而取勝。而乙在謀劃時過於保守,認為必須有90%甚至100%的把握才可下手,結果就這樣錯失了良機。

而香港的商人陳玉書曾在他的自傳《商旅生涯不是夢》當中指出: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譬如說,我看地產市場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好,我就能發大財;反之,我看壞,別人看好,事實證明是壞,我便要受大損失,甚至破產;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實證明是對了,然而這樣又僅僅隻能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