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設計的人生更精彩(2)(1 / 3)

從公司出來後,達尼並沒有氣餒,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還是很有自信的。不久,達尼發現有一家大型企業正在招聘一名業務經理,於是他將自己的簡曆寄給了這家企業,沒過幾天,他就接到麵試通知,然後便是和老總麵談,最終順利地得到了這份工作。工作了大約一個月時間,達尼覺得該公司總經理是一個很有氣魄和工作能力的人。同時,他也感到總經理同樣十分賞識他的才華與能力。在工作之餘,總經理經常約他一起去遊泳、打保齡球或者參加一些商務酒會。

在工作中,達尼發現公司的企業圖標設計相當煩瑣,雖然有美感,但卻缺乏應有的視覺衝擊力,便大膽地向總經理提出更換圖標的建議。沒想到總經理也早有此意,他把這件事特地安排給達尼去完成。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達尼親自求助於圖標設計方麵的專業人士,從他們設計的作品中選出了比較滿意的一件。當他把設計方案交給總經理的時候,總經理大加讚賞,立馬升達尼為公司副總,薪水增加一倍。

是的,被解雇並不是一件壞事,達尼麵對無情的解雇,憑借著自己的才能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得到了一位真正“伯樂”的賞識。

其實,路就在腳下,被解雇了,你不必去計較,走過去,前麵也許有更光明的一片天空在等著你。

作為一名現代人,應具有隨時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風險。要不斷提高自我應付挫折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挫折中蘊涵著的機遇,隻不過是從頭再來。

也許,你在人生的交彙點上正為自己的失落而煩惱。其實,這些都於事無補。倘若你相信上天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窗戶,那麼你就會贏得另一種機遇。

有一所國際知名大學,在30年前曾對當時的在校學生做過一項調查,內容是個人目標的設定情況。調查數據顯示,沒有目標的人有27%,目標模糊的人有60%,短期目標清晰的人有10%,長期目標清晰的人卻隻有3%。30年後哈佛大學研究了這些調查對象的情況,結果發現,第一類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長期在失敗的陰影裏掙紮;第二類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沒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負,整日隻知為生存而疲於奔命;第三類人大多都進入了白領階層,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隻有第四類人,他們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幾十年如一日、努力拚搏、積極進取、百折不撓,最終成了百萬富翁、行業領袖或精英人物。30年前的目標設定情況決定了30年後的生活狀況。

設定自己的目標,就是要設計自己的人生。無論是生活中的小目標,還是人生中的大目標,都需要精心設計。設計會使你的人生更加完善,而完善的人生是每個人所追求的。不論你是知名企業的總裁,還是普通公司的小職員;不論你是已經到了古稀之年,還是正處於花季少年,你都離不開人生設計。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會作出無數次的設計,倘若最大的人生設計沒有做好,那將會是最大的失敗。設計人生就是要對人生實行明確的目標管理。如果沒有目標,或者目標定位不正確,你的一生必定碌碌無為,甚至是雜亂無章。做好人生的設計,很重要的是必須把握兩點:一是善於總結,二是善於預測。對過去進行總結和對未來進行設計並不矛盾。隻有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好好地回顧、梳理、反思,才能找出不足,揚長避短。而對未來進行預測,就是說要有前瞻性的觀念和能力。假如缺少了前瞻性的觀念和能力,人將無法很好地預見自己的未來,無法預見事物的動態發展變化,也就不可能根據自己的預見進行科學的人生設計。一個沒有預見性的人,是不可能設計好人生、走好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