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看著我爸爸,呆住了,心想:我爸爸怎麼會給我這麼奇怪的保證,真的嗎?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20年後,我第一次出國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問我:‘到埃及幹什麼?’那時候,還沒開放觀光,出國是很難的。我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能被別人設定。’於是自己就跑到埃及旅行。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麵的台階上,買了張明信片寄給我爸爸。我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麵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打我兩個耳光,踢我一腳,保證我不能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現在我就坐在這裏給你寫信。’寫的時候感觸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時跟我媽媽說:‘哦!這是我哪一次打的,怎麼那麼有效?一腳踢到埃及去了。’”
你是自己的設計師,成龍成蟲全在自己。
如果將自己的發展依賴於別人的設定,而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自我實現的欲求,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你的生命,要靠自己去雕琢。你要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確定人生的目標,也就是為自己“人生道路怎麼走”“朝著什麼方向走”“最終要達到什麼目的”進行設計。
人生被別人設定,並且照著別人的設定去做的人,他的生命注定隻能平淡無奇、碌碌無為。隻有對自己的生命充滿激情和幻想的人,才會不斷地超越自己,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人生也會因此而絢麗多彩、跌宕起伏。
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難處,但最難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走的那條道。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的人生航向。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前進的方向。每個人都應該盡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準屬於自己的人生跑道。當你事業受挫了,你不必灰心也不要喪氣,相信堅強的信念定能點亮成功的燈盞,總結失敗的原因,考慮重新給自己定位。
很多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都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能根據自己的特長來定位自己。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隻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麼定位就不可能準確,就會有很大的盲目性。
歌德一度沒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樹立了當畫家的錯誤誌向,害得他浪費了十多年的光陰,為此他曾非常後悔。美國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為短小精悍的女人,結果走了一段彎路。後來幸虧得到經紀人的引導,她重新根據自己身材嬌小、個性鮮明、演技極富彈性的特點進行了正確的定位,出演《鋼琴課》等影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奧斯卡大獎。
古今中外,還有很多名人經過重新給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一開始想成為一名科學家,直到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才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在生活中,誰都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並不是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人是在自己並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崗位上工作,於是牢騷滿腹。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用平常的心態去對待。其實,生活就如同寫文章一樣,當你發覺筆下的那一句不是自己最滿意的詞句,甚至是敗筆的時候,那你就要暫時停筆思考一下,刪除那些拙劣的語句,等到精彩的華章湧向筆尖時,再重新抒寫,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隻要是正確的就勇往直前
如果你能確定自己是正確的,那麼就要勇往直前走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猶豫,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約翰·萊特福特不但是個博士,而且當過英國劍橋大學副校長。在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這部名著前夕,他鄭重指出:“天與地,在公元前4000年10月23日上午9點誕生。”
狄奧尼西斯·拉多納博士生於1793年,曾任倫敦大學天文學教授。他的高見是:“在鐵軌上高速旅行是根本不可能的,乘客將不能呼吸,甚至將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