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突破慣性才能走得更遠(4)(2 / 2)

等找到鞋子穿上,柱子嘻嘻一笑,說:“不能白進來一趟,捎幾個瓜出去才劃算!”我們脫下褲子在褲腿處綰了個結,摘了兩三個瓜裝進去,挎在脖子上,又順利地翻過了圍牆。

出來後,大口嚼著香甜的瓜,柱子說:“這回明白我為啥要把鞋子拋過去了吧?先斷了咱們的後路,想不進園子都不行了。”想想也是,假如不是他使這個法子,還真的吃不上這麼香甜的瓜。

沒想到十幾年後,又一次用上這招兒的人,是我老婆。我家住頂樓,衛生間逢陰雨天就會滲水。雨過天晴之後,我請來修房頂的匠人把漏雨處維修好,可衛生間牆壁上的幾塊瓷磚因潮濕,一塊塊地脫落了。老婆數次催促我把那幾塊壞掉的瓷磚換了,我滿口答應,卻遲遲未動。後來老婆實在看不下去了,一氣之下當著我的麵舉起了錘子,把那幾塊瓷磚砸了個稀巴爛……結果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得出,衛生間很快煥然一新。

或許,這隻是生活中很習以為常的一間小事情,可我總覺得其中有種意義,“把鞋子跑到圍牆那邊去”,恰好就像我們找不到出路時,將自己的依賴的東西拿掉,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地方去,我們才會更有勇氣,必須達到彼岸去撿到鞋子,實現自己的目標一樣。

在日本,有一家企業製定了這樣一條規章製度:工廠裏的技術人員不分級別高低,每年至少要提出一項改進技術或設備的建議,哪怕隻是改變一個螺絲釘的形狀或者更換某個通風口的位置,否則就會麵臨被“炒魷魚”的厄運。如此一來,技術人員的“鞋子”全被拋過了圍牆,他們所能做的就隻有不斷地自我突破,這個企業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而我們麵對自己時,能否狠心地把鞋子扔出去,就決定了我們能否擺脫現狀,突破瓶頸。

薄瓜瓜,一名年僅21歲的中國留學生,他想參加牛津大學裏據說難度最大的考試。不少朋友都勸阻他,尤其是對牛津有所了解的當地人,他們認為薄瓜瓜考牛津沒問題,但選PPE(政、經、哲)專業就是自找麻煩了。薄瓜瓜想:本身就是,這樣的挑戰更有意思。在填報大學五個專業誌願時,薄瓜瓜隻報了牛津PPE這一個誌願,這其實是他把自己的“鞋子”先拋進牛津PPE專業的圍牆裏了。他決定“背水一戰”。薄瓜瓜成功了,還意外地獲得了“英國十大傑出華人青年獎”。他靠自己多年不懈的,終於在西方主流社會為中國人博得了響亮的掌聲。

是的,當你的去路被一道極難翻越的屏障阻擋時,不妨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鞋子拋過去,如此一來,你就不得不費盡心思去翻越那道屏障了。這樣自斷後路,是非要有股子傻勁兒不可的。當我們身處逆境的時候,不妨想想“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把鞋子拋過圍牆去”——當你找到鞋子的時候,就能摸到成功的門檻了。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其實現在還未成功的你就是一隻鷹,你要做的是要相信自己是一隻鷹,勇敢點改變吧!

是的,我們可以!

隻要將鞋子跑到圍牆他們去,

隻要為自己繼續加油打氣,

隻要不停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隻要我們看到堅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