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突破慣性才能走得更遠(1)(1 / 3)

你的慣性讓你已經陷入了一種舒適區裏,或許你並不感到舒服,甚至是無奈,那麼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我們麵臨的挑戰真實存在,並且要多嚴重就有多嚴重,它們不可能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裏被輕易征服。但是,你們,請記住這麼一句話:它們終將被征服。隻要你開始從溫水中逃離,擺脫現狀,突破瓶頸,這個挑戰注定會被畫上成功的符號……

給自己第二次生命

說起巴裏摩爾,我們總能想到那個《ET外星人》裏的小女孩兒,單純、可愛,充滿了精靈之氣,而她的人生並不如我們最初所想到那般順利,而是經曆了一段插曲。

2004年2月3日,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子。但是,對於好萊塢著名女影星德魯·巴裏摩爾來說卻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這一天,她在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打拚多年的她,終於得到了好萊塢的認可,正式步入巨星的行列。激動的她親吻了刻有自己名字的星星,與周圍的家人忘情地擁抱,但是麵對記者時,她卻異常冷靜地表示:

“如果不是過去走了那麼多彎路,我想,自己應該很早就能在這裏留下名字……經曆了那麼多,這是對我最大的獎勵,我會不斷鼓勵自己向前走!”

曾經記憶中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如今儼然是一位成熟自信的女人。但是,曾經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幕幕,卻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深地思考……

德魯·巴裏摩爾生於演藝世家,她的父母、舅舅和曾祖父都是著名的演員。可能是繼承了他們的天賦,巴裏摩爾從小就展現出表演才能:

11個月,就在一個狗糧廣告上首次亮相;

2歲時,演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電影;

5歲時,在影片《交替狀態》中演了一個小角色;

7歲時,她的純潔可愛的氣質,被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用影像加以放大。《ET外星人》讓這個小姑娘一炮走紅。這是她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演出,人們至今對巴裏摩爾在片中與ET的童真一吻記憶猶新。

兩年後,在演完根據斯蒂芬·金暢銷小說改變的電影《凶火》後,這位小童星的名氣更是如日中天,被好萊塢評為“年度最有潛質的新星”,甚至還獲得了金球獎的提名。

隨著榮譽鋪天蓋而來,德魯·巴裏摩爾飄飄然地陶醉其中。然而,之後的經曆,對她來說仿佛是突如其來的惡夢:

她開始在朋友的生日派對上酗酒,經常喝得不省人事:此外,她還喜歡上吸大麻,嚐試可卡因,還逃出過戒毒所;跳脫衣舞、搞性派對、拍裸體封麵:拍片不加選擇,比如在《離家出走》一片中全裸出鏡:在紐約飆車時車毀人傷,玩私人飛機妄想從美國西海岸飛到夏威夷……

負麵新聞層出不窮、媒體的口誅筆伐、事業的停滯不前以及對前途的迷茫和失望,使巴裏摩爾一度認為自己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可怕狀態中。為了解脫這種困境,她曾屢次嚐試自殺。

最後,落魄的她在洛杉磯被家人找到,再次強製送回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的三個月,巴裏摩爾開始認真地思考成功、得失和人生的意義。

1989年,她終於戒毒成功,脫胎換骨,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已經17歲的她,憑著《有毒的夏娃》一片,重返好萊塢。這是一部講述青少年吸毒的電影,似乎也是巴裏摩爾對自己過去生活的反省!更加難得的是,她出版了一本自傳,名為《迷失的女孩》,書中記錄了自己這段陰暗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這說明了她已經有勇氣麵對自己了。

但是,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競爭你死我活的好萊塢,一旦你錯過了最好的時光,想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可想而知,巴裏摩爾的“複興”之路,不會是一路坦途。

幸好,她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小姑娘。於是她另辟蹊徑,積極地作出改變、嚐試和調整。

從《瘋狂的愛》《瀟灑有情天》《永遠的蝙蝠俠》,各種不同的新角色使她的演藝事業出現了轉機。同時,她也放棄了一些不再適合自己的角色,比如後來惡評如潮的《脫衣舞娘》。

1996年的影片《驚聲尖叫》,無疑是德魯·巴裏摩爾事業反彈的裏程碑。這是巴裏摩爾自始至終參與策劃的電影,她不僅放棄了女主角的演出,而且在影片中隻出場了短短的5分鍾,但正是這5分鍾出色的表演,一下子把觀眾帶入了恐怖的氛圍。

之後,影片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這次成功的嚐試,使巴裏摩爾不再局限於演員的角色,開始向好萊塢的各個領域突破。後來,她成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花朵影業”。從此,巴裏摩爾總是積極為自己創造機會,而不是坐等機會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