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種種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我們有時總不免會作出錯誤的選擇,這種不適合我們自己的選擇會阻礙我們自己前進的步伐,發展的空間。有時候,我們感覺生活似乎沒有未來可言,我們對一切失去了希望和興趣,我們打不起絲毫的精神來想問題做事情。在這個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重新思考困境,轉化不利的局麵。我們不應該去忽略這些困難後來隱藏著的機會,我們需要改變的隻是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而已,從消極的角度改換成積極的角度來看問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當你發現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停下來不再前進,而是要探索另外一條出路。
有時候生活總不能如我們的願,有時我們想取悅別人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行動,或者我們的環境製約著我們不能夠做恰如其分的決定。我們會因此而失落。一時的失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為吃飯被噎了一次就不願再吃飯則顯然是不現實的,不理智的。條條大路通羅馬,當你發現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停下來不再前進,而是要另外探索一條出路。當我們覺得自己選錯了方向時,我們就應該權衡比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路。隻有過與自己性格相符的生活我們才會成功。
過有意義的生活,並且時刻提醒自己與時俱進。失敗從反麵告訴了我們有一條路是通不到羅馬城的。失敗能夠使得我們增加學識,有助於我們成長,縮短與成功之間的距離。它有時候告訴我們,要想獲得真正事業上的成功,我們就需要跳出現在的生活圈子,選擇另外的一個生活圈子。
如果你在現在的道路上不斷地遭到挫折和失敗,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適合現在的環境,自己要不要改變一下環境了。從失敗中汲取了足夠的經驗教訓之後,再加上足夠的勇氣,是能夠從逆境中走出了的。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要即時改變自己行走的方向;在一個環境中找不到發展的空間後,就要試圖去另一個環境中尋找自己的天空。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一種很高深的哲學思想,這種思想對處於逆境中的人更是適用。在你的事業中,也是如此。
如果你覺得你在現在的環境中壓力太大,如果你覺得你在現在的環境中才能得不到任何發揮,如果你覺得你現在的付出和報酬懸殊太大,如果你覺得在現在的環境中發展空間太小,如果你發現你的上司的確對你有著某種不該有的偏見,如果你發覺你的同事性格太過古怪,很難相處……這一切使得你不能夠開開心心的工作,專心致誌的有所發展,使得你有窮途末路的感覺,那麼窮則思變,你就很有必要改換你方向,改換你的環境,去一片新的天空中發展。
有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實習的時候,按照學校的安排,他被分在國家一個很有地位很有名的報社裏麵。進入報社後,人事部門又把他分在國際部門中。在那裏,他雖然用充裕的時間休閑,但是自己的專業能力卻得不到任何的實踐。他們的報道稿子全都由通訊社和國外記者提供,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抹桌子和打文件什麼的,做了近一個月的冷板凳。而他的同學,在另外一家報社都已經發了好幾篇報道了。
他於是想這樣坐幾個月也不行啊,打算換個部門,但是不現實。窮則思變,年輕人不能老這樣呆著,別人幫不了就自個兒想辦法吧。於是,他就到報社的閱覽室裏麵,搜集自己想要的信息,抄下聯係方式。後來終於找到了一個實習的新環境,並在那裏發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也做得開開心心,得到了鍛煉。
窮則思變,隻有變化變通才會給你帶來新的轉機和活力。多站著行動,遠比坐著等待要好。改換環境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新的環境會給你帶來新的衝勁,也會給你帶來新的機會。
一個人在同一個環境中呆久了,就會因為太熟悉周圍的一切而逐漸失去那種新鮮感帶來的幹勁。
如果你的上司墨守陳規,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而且又特別的固執保守,聽不進職員們的意見,不願意聽到下麵任何不同的聲音,不願意接受任何不同的思想,那麼你所在的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就可以預測了。
有一次大發明家愛迪生滿腹怨氣地對愛因斯坦說:“每天上我這兒來的年輕人真不少,可沒有一個我看得上的。”
“您斷定應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標準是什麼?”愛因斯坦問道。
愛迪生一麵把一張寫滿各種問題的紙條遞給愛因斯坦,一麵說:“誰能回答出這些問題,他才有資格當我的助手。”
“從紐約到芝加哥有多少英裏?”愛因斯坦讀了一個問題,並且回答說:“這需要查一下鐵路指南。”“不鏽鋼是用什麼做成的?”愛因斯坦讀完第二個問題又回答說:“這得翻一翻金相學手冊。”
“您說什麼,博士?”愛迪生打斷了愛因斯坦的話問道。
“看來我不用等您拒絕,”愛因斯坦幽默地說,“就自我宣布落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