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抵達跳樓事故現場的除了警察,可能還有債主。南京一個男子在某個早上到欠了他15萬元的銀行職員楊某處索要欠款,見到的卻是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楊某,以及聞訊趕到的警察、法醫和記者。楊某生前因為炒股負債累累,警察和死者家人都推測他是被逼債跳樓的。
有人將跳樓的地點選在了一個更有特殊意味的地方—證券公司,這是他們人生悲劇的起點(當然,他們在起點的時候不會這麼認為)。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被稱為1949年後“殉股”第二人的林建華。1993年11月3日上午10時30分,林建華從杭州二輕大廈11樓跳下,這裏是浙江證券(方正證券前身)所在地。林建華之死引發了“中國股票糾紛第一案”。
這位紡織公司員工給自己月薪兩百多元的妻子徐蘭芳留下了一個1585.43元的股票賬戶(本金50多萬)和40多萬元債務。在一位叫胡祥甫的律師的建議下,徐蘭芳對林建華開戶的證券公司營業部提起訴訟,因為胡在詳細了解案情後認為,林建華巨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多次透支和賣空(以超過自有股票的股數賣出股票)行為,而這都是由證券公司違規提供的。林建華某天賣空總額高達1396865元—他的妻子依靠工資需要至少465年才能賺到這麼多。
不乏發生在證券公司裏的死亡。某個早上,重慶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裏,坐在窗邊椅子上的一位退休工人發現旁邊的老人倒向了自己,頭很沉。再一看,搭在椅背上的右手已經垂下,也沒了脈搏。老人之前一直捏著拳頭,緊盯大盤,嘴裏重複著,“又跌了!又跌了!”杭州一個每天都會到散戶大廳的老奶奶,在炒股間隙去了趟廁所之後,再也沒有回來——她電腦屏幕上的股票正在飄綠。南京銀河證券公司營業部的廁所裏,一個平日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以自縊的方式終結了生命,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絕望時,還有人選擇服藥。杭州農村的一對年輕夫妻在被債主監禁3天後,喝農藥離開了人世。逼債的人是這家人叔叔的女婿。家中幾乎所有的物品都被打碎,他們的主人在離世前也遭到了殘忍的毆打,客廳掛著的結婚照和地上一塊小黑板上的字“世上沒有後悔藥。對不起”還在。
村口小店的老板說,這家人朋友很廣,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羨慕的對象。如今炒股虧了,大家都來討錢了。
不過尋死者並非每一次都能如願。山東臨沂一個不甘失敗、堅持在股市搏殺的男子,最終還是沒能擺脫股票貶值、投資失利的陰雲,在辦公室裏吞下了一百多片安眠藥。同事發現後,將他送到了醫院,經過緊急搶救挽回了生命。浙江紹興的一位中年女性,也在吞食了半瓶安眠藥後,經過及時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2008年初,他的丈夫股票賬戶裏有30多萬元,她提議,等到40萬就去買一輛車。但到了6月下旬,股票縮水成了14萬。在股票跌停的某日,夫妻倆因瑣事吵架之後,她越想越氣,服下了安眠藥。
一些股民選擇了更為“小眾”的自殺方式。湖北黃岡的一位鐵路警察在巡邏時發現一個躺在軌道上的男子,在他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過去將其拽下後,一輛列車呼嘯而過。這位自2007年下半年炒股“損失慘重”的男子,曾經是個破產的塑料廠老板,妻兒在他破產後棄他而去。
一個本應到警署報到的香港報販,在家中的廁所裏燒炭自殺。家人懷疑他尋死的原因是其遭受的雙重打擊—在股市“輸掉大量現金”,以及因下載兒童色情影片被警方拘捕。
廣州一個在車禍中失去雙腿的男子雙手纏著接通電源的紅藍兩根電線,坐在輪椅上離開了人世。保姆說:“他喜歡炒股,最近股市不好,他賠了很多錢,可能是想不開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