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聶天心抵達美國矽穀的最初兩周,賈躍亭就不斷在電話和微信上與聶天心商量工作的進展。每次在電話中,這位中國老板反複告訴聶天心,“現在你的行動非常好但是還不夠快”、“計劃還要再加速”。賈躍亭要求聶天心把前期的人才調研和挖人的準備工作馬上轉變成項目的正式實施,開始挖人。
在赴矽穀之前,聶天心初步擬訂了一份經過賈躍亭首肯的招聘名單上。這份秘密名單上一開始就列有幾位此前他接觸過的來自特斯拉的工程師的名字。來到矽穀的聶天心首先挖的也正是名單上的這些工程師,然後再通過這些工程師繼續接觸特斯拉更高的管理人員,展開挖角。
越是高端的技術人才越難挖。聶天心曾經找到了一位有20年專業經驗的全球頂尖電機控製專家,為了挖到這位專家,他連續給這位專家寫了幾十封郵件,有段時間,他更是每天跟這位專家打電話,有幾次,他們通話都到了半夜12點。終於有一天,這位電機控製專家告訴聶天心,他需要直接和賈躍亭對話。
那段時間正值賈躍亭到美國考察新能源汽車公司,當賈躍亭聽到這位專家希望直接和他對話的消息時已經是美國當地時間晚上10點,還沒吃晚飯的他拒絕找個餐廳邊吃邊聊。聶天心告訴《博客天下》:“賈躍亭當時告訴我,他希望安靜地、專心地和我們的專家來談他的想法和理念。”
聶天心說:“這就是賈躍亭的行事風格,他不是一個習慣於發號施令的人,他對自己製定的目標有明確的想法,一旦認定目標,行動迅速。”
在賈躍亭的強力推動下,一年後,聶天心的超級汽車美國團隊不再隻有他一個人,現在他的美國團隊已經擁有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和前南斯拉夫等國家的300多名技術精英,其中兩成以上來自馬斯克的特斯拉。聶天心不願意透露,具體有多少位特斯拉原高管加盟樂視,但已有跡象表明,特斯拉公司已經開始注意這家不斷挖人的中國公司。2015年4月14日在矽穀舉行的樂視手機美國發布會上,一位特斯拉高管特地到場觀摩。
接管世界的程序員們
2015年5月7日上午10點,身穿白色襯衫的總理李克強走進了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3W咖啡館二樓,當聽到拉勾網CEO馬德龍彙報,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裏,拉勾網向互聯網科技企業輸送了150萬求職者,但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這個已經患上了互聯網人才饑渴症的行業。李克強高興地對身邊的隨行官員說:“就業部門應該到這裏來好好學習”。此前,這位中國總理一直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他希望中國互聯網企業能夠擎起中國新經濟大旗,拯救已經潰敗的傳統經濟體係。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中國科技公司的勃興浪潮意外帶動了另一個行業的繁榮。在此之前,中國沒有一家公司專門服務於互聯網企業的招聘,而僅僅一年時間後,隻在北京就誕生了拉勾網、周伯通招聘、哪上班、Jobdeer等多家體量巨大的專注互聯網招聘的科技企業。
拉勾網總部設在李克強參觀的3W咖啡200米以外的一棟深灰色大樓的第六層,在一個約600平方米的空間裏, 150名拉勾網員工正在按照每周工作6天、每天10到14個小時的節奏埋頭苦幹。正如美國財經作家邁克·劉易斯說的那樣,“科技企業帶來的經濟繁榮最重要的表現是讓人們顯得異常忙碌。”
拉勾網CMO鮑艾樂告訴《博客天下》,整個2015年4月份,拉勾網發布了57萬個互聯網企業招聘職位,就在同一個月裏,約有50萬人上拉勾網找工作,其中大部分都是互聯網技術人員,但如此海量的技術人才還遠遠滿足不了中國創業公司的需要,光在這個平台上就有約7萬的人才缺口,似乎全中國的創業公司都忙著一件事,就是找人、找到更好的人。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這些程序員正在接管我們身邊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他們曾是“構成大城市龐大人口的不同類型的人裏,奇怪個體中的一分子”。但就像矽穀投資大師保羅·格林漢姆所說的,“沒辦法,這些書呆子看上去正在接管世界”
這些程序員擁有突出的特長,也存在一些有時可愛有時卻令人難以忍受的異常。T恤、衝鋒衣、人字拖和雙肩背包是很多程序員上班時的常見裝備,他們的背包裏還很可能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在天涯論壇的程序員板塊,一位ID叫“KHH2”的程序員寫道:“電腦就像老婆一樣,離開電腦3米之外, 內心極度不安。”
在一位來自《1626》潮流雜誌的攝影記者鏡頭下,一個普通程序員的工位是這樣的,桌上擺放著兩台電腦,一個HHKB的“碼農”專用鍵盤,幾本寫滿代碼的專業書,幾個動漫人物公仔,一副天價的耳機,在一大堆和鄰桌插線板纏繞在一起的數據線和電線下,擺放著早已過期的食物和已經死掉的防輻射盆栽。
“大眾對他們的普遍印象是宅、悶、土,不太講究,不太注重形式,戴手表的少,穿西裝的沒有。”張一鳴說,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買西裝是在他31歲的時候,目的是為了配合媒體拍照。“但他們是一群聰明而單純的人,對某個技術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他說。
他們的社交圈十分狹小,他們的微信通訊錄裏可能隻有80到100個聯係人,其中異性更少,這也直接導致很多程序員難以解決個人問題,但最近在他們的身價倍增之後,似乎並不需要過於擔心自己的個人問題,因為一些科技招聘網站專門在招聘廣告裏注明“定期推薦女友,解決單身問題”。
身價昂貴的工程師並不喜歡打車,他們最習慣乘坐的城市交通工具是地鐵,部分原因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看重生活品質,而是注意辦事效率,地鐵能夠幫助他們更加高效地通過擁堵的城市。發現這一秘密的是拉勾網公關總監楊繼斌,在拉勾網負責廣告投放的他告訴記者,拉勾網最近一輪1000多萬的廣告全部投放到了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地鐵站。在貫穿中關村的地鐵10號線、4號線和13號線上多個站點,你能看到拉勾網投放的巨大綠色招聘廣告,廣告上寫著“互聯網人找工作上拉勾,不解釋”。
他們大多數人工作努力,但跳槽的頻率高於其他大多數行業,他們跳槽的目的也各種各樣。拉勾網CMO鮑艾樂在收集這些程序員跳槽的原因時發現,他們中有的人是因為受不了BAT這些大公司的按部就班而出去創業,有的人則是找到了更“酷”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僅僅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值得拿更高的工資。
在挖角頻繁的今天,挖到他們可能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不久前,今日頭條的HR總監肖金梅的一位工程師朋友去某公司麵試,因為對方時間安排不合理,他等了半個小時後就直接回家了。“他有足夠的Offer,不在意少這一個。”肖金梅說。
而另一方麵,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動輒雇傭數千位名校畢業、具有高級學曆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以驅動愈發複雜的業務組合,從而衍生出比傳統行業更加複雜的組織管理結構。豌豆莢副總裁張寧說:“互聯網的本質是由技術驅動的,這意味著在任何互聯網公司的任何時刻,熟稔技術和技術應用的人才是增長的關鍵。”
20年前,京東副總裁張晨找工作的時候是“擠破頭想進雅虎”,而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科技公司為了招人甚至跑到矽穀跟國際巨頭搶。“中國已經有能力為最優秀的人才提供足夠大、足夠好的平台,”接受《博客天下》采訪當天,這位從美國科技巨頭跳槽回本土電商的技術高管語氣裏充滿了對中國互聯網的肯定,“PC時代中國沒趕上美國,但移動時代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