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價值取向篇(2 / 2)

與人為善是友誼的橋梁,也是健康的益友。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做好事的人心無掛礙,良心安寧。他們或熱情豪爽、樂於助人,或傾心於公益事業、無求報答,在善待別人的同時也善待了自己,這不僅能使自己身心俱安,而且還能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理獲得很大的滿足。因此,人們要想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應該以善為本。

取財有道

孔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君子也可以愛財,第二層意思是提醒君子要取財有道。

“財”,錢也。在以往的曆史歲月裏,我們曾聽到過莎翁對於金錢的憤怒指責,也曾聽到過中國士人們對於金錢的鄙夷之聲。在如今商業社會裏,誰再發出對金錢的斥罵聲,人們不把他視為神經病,也要把他看做偽君子。為什麼會這樣?生活告訴人們,金錢是一種偉大的物質力量,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人們生存的憑借,生活的保障,自由的依靠,獨立的靠山,成長的依托,成功的標誌,能力的證明,實力的印證,甚至成為一種人生價值標準。它是人們勞動的物化,生命的結晶,地位的標誌,尊嚴的保證。在商品社會裏,金錢對人太重要了。金錢以它的萬能之能,激發著世人的創造之力,也誘發著世人的非分之想。

“道”,方法也。金錢不能自生自來,隻能靠道而得。財與道捆綁在一起時,財便因道的不同,而使財具有了性質上的區別、道德上的意義和法律上的是非。籠統言之,站在道德和法律的角度看,用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等方法所得到的是合法之財,用偷盜、搶劫、敲詐、詐騙等方法所得到的非法之財是邪道之財,用權力交換、權力淫威等方法得到的非法之財是邪道之財。道德和法律鼓勵並保護人們用走正道的方法獲取錢財,打擊並懲辦靠走邪道的方法獲取非法錢財。在道德和法律的天空下,隻有正道之財,才能使人安享幸福、安度人生。

受恩圖報

傳統的中國社會,維持人們和諧關係的交際規則很多,但最核心、最集中的是一個“報”字。“報”要求施恩者是個“仁人君子”,做到“施恩勿圖”、“不思回報”,要求受恩者“有恩必報”、“飲水思源”,並做到“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現在的中國社會正在走向工商社會,商業交易中的一些法則如精打細算、成本核算、等價交換、公平買賣等,也悄然滲透到普通人的社會交往裏來,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偏離商業文明的不公平現象,施恩者中有了“無恩求報”“施一求十”的人,受恩者中有了“知恩不報”、“多受少報”和“恩將仇報”的人。

這些不公平、不文明、不仁義的現象、行為,踐踏了我國的優良道德傳統,破壞了正常的人際關係,也有悖於美麗的人性、人情。

我們為什麼不記住並回報別人給予我們的恩情呢?我們應當感激父母給予我們的生命、感激老師給予我們的知識、感激朋友給予我們的幫助。心懷著這份感恩之情,我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而曾經給予過我們恩情的人,也會因此而感到欣慰。

人因此而美麗,人性因此而美麗,人際因此而美麗。

立誌成才

古人雲:“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誌,對“成事”這樣重要,對“成才”也有這樣重要嗎?要讓自己成才,除了要立誌,還要怎樣呢?

立誌是成才的動力。立誌就是要有誌氣,有誌向,有雄心壯誌。立誌,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心和意誌。立誌是成功的起點,即使是一個智力超常的人,如果沒有誌向,也必然是平平庸庸、無所作為。隻有立下遠大的誌向,才能擺脫平庸的生活,在成才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勤奮是成才的源泉。勤奮就是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勤奮思考。凡是有成就的科學家、傑出人才,成功的秘訣主要靠兩個字:勤奮。在前進的道路上,有鮮花盛開的大道,也有布滿荊棘、陷阱的泥潭。隻有靠勤奮、靠奮鬥才能戰勝它。

惜時是成才的保障。惜時就是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無論智商高低,也無論職務高低,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時間,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公正無私的,它不會給任何人多一秒或少一秒。但是,誰珍惜時間,誰就會留下豐碩的果實;誰浪費時間,誰留下的隻會是兩手空空。所以,要成才,必須善於管理和駕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