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留下的治療方法(2 / 3)

對腎髒病有特效的忍冬酒

忍冬樹的葉子能耐寒,即使是在冬天也不會枯萎,所以人稱其為“忍冬”。忍冬的葉子含有氮素、丹寧、石灰等成份,具有收斂、解毒、利尿等方麵的作用,佛家利用它來作為治療皮膚病或局部腫脹的藥物;此外,忍冬的葉、花、莖都可作為藥用,具有廣泛的效能,尤其是對腎髒病更具有特殊的效果。

忍冬酒的製作法是將二把忍冬花浸於100CC燒酒中,經過1個月左右,過濾除去雜質之後,一次以飲用1~2小杯為宜。

辣椒酒能治冷症、風濕症和腰痛症

辣椒是香辛料,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其主要成份是蠟色素及鹽類等,能消除消化器官的衰弱現象,對於水腫也有效果,也可治療神經痛。辣椒酒則可治療寒冷症、風濕症、腰痛,且可健胃和促進食欲。辣椒酒的製作法是將辣椒若幹個,洗淨後,浸於180CC燒酒中,時間不需長久,隻要燒酒的顏色變成粉紅色,即可馬上將辣椒取出。飲用時或加入一點檸檬汁味道較香醇,一次飲用一小杯,對於寒冷症的治療具有特效。

山楂酒是有利尿作用且可治療腳氣病

山楂的果實富含蘋果酸、檸檬酸和酒石酸,具有固本強精和清腸開胃作用,也有利尿作用,對於治療風濕症和腳氣病均有效果。

山楂酒香氣十足而且味美,是極受歡迎的民間藥酒。

山楂酒的作法是將山楂果實500克,浸入100CC燒酒中,大約一周後即能飲用,飲用時加入少許蜂蜜更能增強效力。

生薑酒可增進食欲

生薑的香味既濃且辣,為常用的調味品,起增進食欲和對食物消除腥味的作用。生薑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後來推廣到全世界各地大量栽培,我國亦為盛產生薑的國家之一,在佛典上曾記載,佛祖感冒時曾服用生薑粥,結果治愈了感冒症。生薑酒具有促進消化的效果,可以增進食欲,生薑酒的製法是將備用的生薑5、6塊衝洗幹淨後切片,浸於1800CC的燒酒中,約一周後即能飲用,一次的分量以1~2小杯為宜。

梨子酒有止渴和解熱的作用

梨子和柿子、栗子、橘子等一樣,很早就為人們所種植,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水果。

梨子汁多,其味清爽,含果糖、蔗糖、蘋果酸、維生素B、C等,生吃能幫助消化,並且具有解熱的效果,很適合感冒的人食用。梨子酒具有止渴、解熱的效用,可以治療感冒,食用的方法是將梨子酒加上冰砂糖或蜂蜜,用熱水攪成適當的濃度後飲用即可。

梨子酒的作法是將梨子的(任何一種梨都可以,大約五個)連皮切塊,浸入1800CC燒酒中,在梨子溶解之前取出過濾後飲用。

無花果酒能治痔瘡和便秘

自古以來,無花果的果實即被作為藥用,特別是對治療痔有顯著療效,對於便秘的治療也很有效。無花果含維生素A、C糖份以及各種對人體有益的成份,生吃無花果具有清腸作用,也可以通便。飲用無花果和生吃無花果的果實具有同樣的藥效,若長時間的飲用無花果酒,可治療痔瘡及便秘症。無花果酒的製作法是將無花果的果實7~8個,浸於1800CC燒酒中,但無花果的果實或長久浸泡於酒中會溶解成槳狀,所以浸泡大約一周後,即可將果實取出,份量是以一次飲用1~2杯為宜,一天可飲用三次。

枇杷酒能發揮驚人效果

枇杷樹是佛教醫學中的代表樹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即將枇杷的果實或葉子作為藥用,在寺院療法中也常將枇杷葉作為治療的藥材。

枇杷的藥效很多,所以又名藥王樹,可以說對百病都具有療效。將枇杷作為藥酒的材料時,記住要先把枇杷的種子除掉。枇杷酒的製作法是將枇杷的果實(去掉種子)約10個,浸泡於1800CC的燒酒中,約一個月後即能飲用,對於止渴具有效果,每次飲用的份量是一天三次,一次以飲用1~2杯為宜。

鬆果酒防治動脈硬化

在佛家醫學中,鬆被稱為百藥之長,鬆樹的針葉、果實、油脂等均能夠入藥,鬆針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A、C及其他各種維生素、蛋白質、糖份、鐵、磷、鈣等對人體有益的成份;鬆節油是治療跌打扭傷的外用良藥,藥用酒則是用鬆果製成的。準備鬆果300克,浸入1800CC燒酒中,一個月後,即可飲用,每天飲用三次,每次以飲用1~2小杯為宜,若常飲用對於治療動脈硬化症具有效果。

栗子酒降壓又保肝

栗子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還含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C等,所以肝髒機能障礙或患高血壓症的人常食用栗子會收到良好的治療功效。栗子酒是具有特殊藥效的藥酒之一,樵夫們在上山砍柴之前,一定準備一些栗子酒,作為維持健康之用。栗子酒的製作法是按照酒7分、栗子3分的比例。將栗子浸泡於1800CC燒酒中,浸泡約3個月即可飲用,一次飲用的份量以1~2小杯為宜,在晚飯前飲用較有效果。

枸杞酒可治精神不寧及失眠症

從來,枸杞被普遍用為藥物和食物,人們取其嫩芽,和芝麻混合後,放入飯中,作成枸杞飯,頗受歡迎;也有將枸杞磨成粉狀,加入鹽和芝麻,作為佐料使用,或將枸杞子曬幹,製成中藥。常常食用枸杞,能使高血壓下降,低血壓上升,使胖的人變瘦,瘦的人強壯,使疲倦的人恢複元氣,使無法入眠的人安穩沉睡,這就是枸杞的藥效。關於枸杞還有如下的佛家傳說:

有位老僧到一個村莊化緣,在路上遇見一位年輕的婦女正在毆打一位老叟,他乃上前阻止,他說:“小姑娘你不能目無尊長的毆打老人,這是無禮的舉動。”年輕的婦女回答:“母親責打孩子有什麼不對?在我家從祖先流傳至今,每天一定要飲用枸杞酒,但這小子居然不肯喝,我實在氣不過,所以才要打他。”老僧很驚訝地問她:“那麼,我請問你今年多大歲數?”這位年輕的婦女說:“隻不過98歲罷了。”固然這是誇大其詞的傳說,但枸杞酒確實隱藏著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功效,時常飲用對身體有益。枸杞的主要成份是芸香、鉀、有機物等,芸香具有使毛細管強壯的功能,鉀有助於使體內的鈉成份排出,並有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有機物能強化肝髒的機能。

在就寢前飲用枸杞酒可以治療失眠症。

枸杞酒的製作方法是將枸杞子搗碎後裝入布袋裏,浸泡在燒酒中,另一種方法是將未搗碎的枸杞子裝入寬口瓶中,浸泡於燒酒中密封起來,置於陰暗處,保存2、3個月即能製成枸杞酒,一天飲用的份量以2~3小杯為宜,由於枸杞效力很強,所以切記不可過量飲食。

菊花酒有治療慢性頭痛的功效

菊花有解毒驅熱的功能,故能治療頭痛。菊花的種類很多,其中隻有白菊、甘菊等種類能做藥用;將菊花曬幹後放入枕頭內,就寢時枕在上麵可治頭痛,被人打傷或不小心碰傷的腫皰,可將菊的葉子榨汁塗於患部即能很快的消腫。

菊花自古即被佛家視為藥品,根椐科學分析的結果,菊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藥效非常好,因此,想促進身體健康,不妨泡製菊花酒來飲用。菊花酒的製作法:將菊花清洗後,放入寬口的瓶子裏大約8公分滿,加入一茶杯的砂糖之後注滿燒酒,密封約2、3周即成菊花酒,每天飲用一小杯可治療慢性頭痛。

藥草保存方法

現在我們來談談保存所采藥草的方法,采集來的藥草若丟棄不管,藥草將會腐爛,在此要說的是作為煎藥用的藥草保存方法。

①曬幹——采來的藥草大部分都會沾有泥土或髒物,必須用水將這些髒物清除幹淨。將洗好的藥草適量的分成一束一束的,而後懸掛在竹竿上晾幹。曬幹到葉子垂下來的程度即可,莖則是曬至折斷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晚上室外會有濕氣,所以要將藥草收進室內。除了特別的藥草之外,所有藥草的葉子都要陰幹、莖、木、果實則要用日光來曬幹。

②切成小段——先將藥草的葉或莖上所附著的髒物用水清洗幹淨,再用菜刀或剪刀將藥草切細或剪細(約1~2公分大小),將切細的藥草放進空紙箱裏,再放在通風良好的地上陰幹;對藥草的根、枝也同樣的將泥巴或髒物清洗幹淨,再用刀子或剪刀切成約2公分大小,然後放進空箱裏,以直射日光使其充分地幹燥。

③通風晾幹——這是最簡單、最不麻煩的方法,將采來的藥草用水清洗幹淨後,在空地上鋪上草席,將洗過的藥草排列於草席上,將草席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曬幹,同樣的要避免晚上或會下雨的日子。其次要說明儲藏藥草的方法用刀子或剪刀將藥草切成容易煎熬的大小,放入麻袋內來保存,為了防止發黴或蟲蛀,將藥草放入袋子裏時要盡量緊縮著放進去,選擇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將袋子懸掛於那兒的柱子上或牆上,如此就能防止濕氣或發黴、蟲蛀等現象。儲藏幹燥的藥草要特別注意,儲藏的地方必須沒有濕氣,有了濕氣就會招來蟲蛀或發黴現象,如此不僅不衛生,甚至會使藥力消失,在黴雨季節尤其要特別注意此點。

牛奶秘法

牛奶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飲料,這是任人皆知的。牛奶含有蛋白質、脂肪、糖質、維生素類,是人類飲料中最完美的營養品,它能補充我們日常飲食中所攝取不足的鈣質,牛奶還是腎髒病患者最好的補養食品。

古人常將牛乳作為藥用,在佛家醫學中,以牛奶作為治療方法的有許多種,可以將其統稱為牛奶療法,據傳,佛祖曾經染患感冒,用此牛奶療法治愈,有一位僧侶因得熱病而痛苦不堪,僧醫推薦他飲用牛奶,他結果終於治好了熱病。

所以如此,是因為牛奶不僅有滋養身體的效果,還能夠提高藥效;現代的生活中也是將牛奶視為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應來源而讓病人飲用。

在古代印度的佛教故事中曾有這樣的內容:29歲才出家修行的佛祖,在6年嚴格修行的末期,身體瘦弱不堪,為了悟道,他忍受痛苦堅持修行。後來,當他在恒河沐浴時,村裏的一位少女端來一碗牛奶粥給他喝,使他恢複了元氣,繼而開始了布教活動。

下麵把佛家醫籍中的二種牛奶療法作一介紹:

①乳汁煎劑

這個處方是以藥材(藥草等)一份,乳汁八份,水32分的比例加蓋後煎煮,煎至隻剩乳份,再過濾此液則成煎劑。

②舐藥將藥草煎汁過濾後的液體加入牛奶煎煮至有黏性為止,將此液數滴滴入冷水中,就會在水底沉澱成塊狀的物質,此即為舐藥。藥草煎汁所加入的乳汁量是以藥草煎汁的四倍為基準,且以一次飲用46克為限度,可作為潤喉藥食用。此外,服用某些藥漿時可以加入乳汁一起飲用,乳汁亦可製成藥用奶油食用。

這種奶油可以提高人們的記憶力,增進人們的智慧,同時對於熱病(慢性的)、咳嗽、潰瘍、痔瘡的治療也有效力,它還能使體內的毒素排出,經常食用可增進視力,同時它還是一種優良的強精劑。

溫浴秘法

沐浴使身體保持幹淨,在保健上具有極佳的效果,古印度書上曾推薦一天做二次的沐浴,能使壽命延長。

佛家將沐浴分為溫水浴和冷水浴兩種,此兩種沐浴方法都能夠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甚至能治療疾病,佛祖本身因感冒而風濕性筋肉痛時,曾以煉乳塗抹於全身,經過摩擦之後,進入溫水裏浸浴而治好病痛。

佛教醫書中都說溫水浴能夠去除汙垢,使身體輕鬆,皮膚潤滑,眼睛清明而減少病痛。在飯前入浴有兩種效果:第一是能夠清除身上的汙垢。第二是能夠強化胃腸的消化力,使飲食正常。但是,飲食之後立刻入浴對身體健康有不良影響。至於入浴的溫度和入浴的時間,能在使人有快適感覺的溫度中沐浴是最好的,

在溫度36度~37度的浴池裏入浴有使人鎮靜的作用,一次入浴時間大約5~10分鍾即可(指的是浸在浴缸的時間)。

溫水浴的種類,有天然溫泉浴和人工溫水浴之分。天然溫泉就是硫磺浴,人工溫水浴則又可分成蒸氣浴及溫水浴兩種,蒸氣浴是在溫室裏進行,溫水浴則是在浴室裏進行。進行蒸氣浴的溫室是密封的,它的天花板上有兩層瓦板、進出口隻有一個,溫室中間設一個約30公分的高的爐子。要沐浴時點火燃燒,使室內溫度上升,可開一或二個小窗戶以通風;發汗時以豆子(大豆或小豆子皆可)磨成粉狀的豆滓,作為將身上油垢去除的清潔劑,如果是病人可在豆滓裏加上具有藥效的香木粉末(如檀香木),攪勻使用,待汙垢脫落後在皮膚上抹上油,但出家的和尚則除了在病中以外,平時是禁止抹油的。

所謂溫水浴就是將身體浸浴於人工燒熱的水裏麵。一種是先作蒸氣浴後再行浸浴;另一種則是未做蒸氣浴,一開始便浸泡在熱水中。洗溫水浴是為了治療疾病,減輕痛苦;若在溫水池中投入香料或其他藥劑更能增強治療的效果,些方法如下:

(1)塗油之後再用溫水洗淨,最後飲用牛奶。

(2)塗牛乳之後再做溫水浴。

(3)在全身抹麻油並加以摩擦之後,用浸香木的洗澡水將之洗淨。藥水浴能使身體溫暖、血液暢通,也可使新陳代謝作用活躍,藥草裏所含有的芳草油能刺激皮膚,所以藥水浴對於促進身體健康和治療疾病很有效;但在印度東南亞等佛教流行的國家以及中國南方這些氣候酷熱的地區,一般來說除了病人以外,很少有人洗溫水浴,通常都是洗冷水浴。

在佛教醫學上所提到溫水浴中的藥劑法有菖蒲療法、白檀療法、薄荷療法等香料療法。

配合症狀的溫水浴療法

佛家寺院溫水浴藥草療法中所使用的藥劑,一般常見的有:治療冷症用幹蘿卜葉子——將曬幹的蘿卜葉子投入澡盆裏做成藥水後再浸浴,能使身體暖和,對於治療寒冷症有效,另外投入菖蒲葉子後再行溫水浴也有同樣效果。治療赤白帶可用石榴花——將石榴花投入澡盆裏做成藥水後再浸浴。治療痱子可用紫蘇葉及桃葉——將紫蘇的葉子或桃葉投入浴水中再行入浴即有療效,此外將櫻花葉投入浴水中再浸浴也有效。治療風濕症可用樟木的葉或汁——將樟木葉或汁投入浴水中再作浸浴即有療效。治療痔瘡可用無花果的葉子——將無花果的葉子投入浴水中再行入浴即有療效。治療濕疹可用桃葉——將桃葉投入浴水中後再行入浴即有療效。治療腰痛可用艾草的葉和莖——將艾草的葉和莖投入浴水中後再行入浴,即有止痛的效果。

蒜療秘法

大蒜,可以生吃,也可以作為烹飪的調味品,更可以說是一種強壯藥,雖有令人難以消受的臭味,但人們依舊無法和它斷絕關係,因為它具有獨特的藥效。考查我國的食物史,發現大蒜是勞動者每天不可缺少的營養品,最近美國也十分重視大蒜的營養成分,將其製成各種調味品和藥品,以供應市場的需求。

大蒜的功能很早就被大家所熟悉,如:強精、健胃、強心、利尿、引食、促進新陳代謝等等,同時它對於冷症、痔瘡、胃腸病、肺結核、赤痢、霍亂、心髒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肝髒病、百日咳、蓄膿症、流鼻血、皮膚病、感冒等症狀也具有治療效果。提起大蒜,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的臭味;然而它的殺菌能力,卻比石碳酸還要高出十五倍,另外:若將大蒜的臭味去除,那麼它的藥效亦必然會隨之大部分消失。

大蒜與人們的密切關係已有很長的一段曆史,距今6000年前在埃及從事建築金字塔的勞動者們就經常食用大蒜,其後大蒜從埃及傳到印度,再傳到中國,由中國再東傳到韓國和日本。

大蒜是一種強精藥

佛家醫書記載,食用大蒜的汁液能治療鼻炎、皮膚病、且能預防腸內滋生寄生蟲,大蒜又可作為一種強精藥;佛家一般情況下禁止僧侶們食用大蒜,但為了維持健康或治療疾病而有必要時,也不反對利用大蒜的藥效,在佛教醫學裏也有“大蒜療法”的治療妙方,這是以大蒜作為藥材的特殊治療法,其中有些至今仍被沿用,在民間療法中也有很多證明大蒜確有療效的實例。

乳汁煎劑

在大蒜療法中最常用的是乳汁煎劑法,這是一種將大蒜投入乳汁中來煎煮的方法,主要是用來治療感冒,很多人都曾用乳汁煎劑法治愈了感冒。大蒜的乳汁煎劑法從佛教醫學或古印度醫學上來看,其做法是用大蒜一分、乳汁八分、水32分的比例來煎煮,待水分蒸發後再煎煮剩下的乳份,最後將汁液過濾後即成煎劑。

采用大蒜42克為材料所製成的煎汁是一次飲用的劑量,大人飲用煎汁以一次56~112克為宜,可以加入蜂蜜飲用。

配合症狀的大蒜療法

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的大蒜療法是經由佛教醫學傳到寺院,再由寺院傳至民間而成為民間療法,現在將大蒜療法的效用介紹如下:可以驅蟲——對於條蟲、十二指腸蟲、蟯蟲的驅除,可將二克的生蒜磨成粉末,再用糯米紙包起來食用即有效果,但是胃腸不好的人則要避免使用這種方法。可治療白喉——將大蒜汁10CC(約10至20滴)倒進嘴裏即有療效。可治胃痙攣——將大蒜蒸過使其軟化,捏成圓餅狀,大約吃2、3片即能治療。

可治咳嗽——因氣喘或感冒而咳嗽的情形,將大蒜蒸熟後壓成餅狀,食用1、2片即能止咳。

可治感冒——在感冒剛開始的時候,在煮熱的湯中放進大約10克的蒜末,趁熱時飲用效果很大。

可治痢疾——將一粒大蒜搗碎後放進湯中飲用,即有效果。可治羊癲癇——將大蒜蒸後壓成餅狀,少量的食用,大約一天一片為限度(一片的份量大約是10克左右為限度)。

可治動脈硬化——每天食用少量的大蒜,一天以食用一粒大蒜為限度。

可治失眠症——一天食用二粒大蒜,由於大蒜具有使血管擴張的作用,能使全身血液循環通暢,使身體溫暖,可能治療失眠症。可治神經痛——一天食用二粒大蒜為限度,必須每天堅持著食用。可治淤血——將大蒜切成薄片,貼於患部。可治毒蟲刺作——將大蒜切成薄片,貼於患部。可治肩膀酸痛——將二個大蒜和同等份量的薑塊磨碎,加入小麥粉攪勻後,塗於紙上或布上,再貼在患部即有療效。可治蛀牙——將大蒜磨碎後貼於臉頰上,即能止痛,但可能會因此而引起水腫的現象,這一點要注意。上述是大蒜療法的幾種主要方式,是用大蒜作為貼藥或塗藥的情形,但使用這些方法很容易引起斑疹,故要加以注意。

蓮根秘法

蓮花是佛教的象征,被尊稱為佛之花,蓮的原產地是印度,佛家時常利用蓮來作為治療熱病或其他疾病的藥物,又因為使用部位大多是蓮根所以命名為“蓮根療法”,其秘法先為佛家掌握,後流傳至民間。

所謂蓮根療法,是將蓮的根(即蓮藕)磨碎,食用後可治療慢性鼻炎,亦有止咳的功效;或將蓮藕榨汁,以其汁液噴鼻也有效果,這些都是佛家的醫學智慧,至今仍被人們有效地運用著。

蓮花的品種很多,主要可分為青蓮花、白蓮花、紅蓮花、黃蓮花四種。蓮花藥效顯著,它的葉柄、花軸能作為收斂、止血劑,蓮子和花托可作為腎髒病的胃腸病的治療藥,蓮藕在古印度是人們的一種滋養強壯劑,在佛家醫學中,蓮藕汁是一種可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藥劑。在印度的佛經有用蓮根治療的一個實例:有一次佛教的高僧舍利弗得了熱病,當這位病弱的長老正為高熱所苦時,去探病的目建問他:“你以前患熱病時,都是用什麼藥治療的?”舍利弗回答:“是蓮藕。”目建乃依照舍利弗的指示,帶來新鮮的蓮藕給舍利弗吃,不久舍利弗的熱度即退了,身體也恢複了健康。

我們在日常生活較易掌握的蓮根療法有下述幾種:

治療健忘症——蓮藕去皮,待幹燥後磨成粉末,準備約20克備用,先以白米50克熬粥,再放進藕粉,攪勻之後食用即有療效。

治療丹毒——將蓮葉搗碎後,加入食鹽攪勻之後,貼於患部即有療效。

治療眼疾——將蓮根切細用布包起來,擰出汁液之後,滴在眼睛裏即可治療眼疾。

治療鼻血——將蓮藕的節磨碎榨汁後注入鼻中,即有止血的效果。

治療赤帶——因子宮癌或子宮內膜炎而有赤白帶時,可將蓮子的外殼和荊芥花的穗(在中藥店可以買到)烤黑,一次用量大約5克,可與米湯一起飲用,即有特殊的治療效果。

治療齒髓炎——將蓮葉烤黑之後磨成粉末,將粉末散在患部的齒髓上,而後用手指搓揉即有療效。治療咳嗽——把蓮藕的節磨碎,取大約一小杯的份量,配合糖水一起飲用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吐血——吐血時絕對要安靜,不可急躁,應急之方法是將蓮藕已經發黑的節磨碎榨汁取大約一小杯的份量,飲用後即可暫時止血。

治療神經痛——常食用蓮藕即有治療效果。

高血壓症和動脈硬化——將蓮藕磨碎榨汁,每天在飯前飲用大約一小杯的份量,一天飲用兩次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止血——將4、5蓮藕的節磨碎之後,用布包起來,壓榨出汁液,在藕汁中加少量的醬油飲用,即能止血,必須注意的是要將蓮藕洗淨之後,再磨碎使用。

治療嘔吐——取蓮子5~8克為一天的份量,用300CC的水煎煮成剩下半量,一天飲用三次。

治療夜尿症——蓮葉二片,加入少許甘草(在中藥店可買到),用500至6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一天分成三次飲用。

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將蓮藕的節磨碎之後,用布包裹擰之,取約一小杯的汁液飲用後,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治療痔——取蓮葉(已經幹燥過的)十五克,薑葉6克作為一天的份量,用6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飲其汁液後即有治療效果;或者采蓮花雄蕊一至三克作為一次份量,用1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飲用之即有療效。

治療急性腸炎——將蓮藕磨碎,飲用其榨汁約二、三小杯,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心髒內膜炎——將蓮藕磨碎,每天飲用一小杯榨汁即有療效。

治療慢性鼻炎——將蓮藕的節磨碎,取其榨汁約二、三滴滴入鼻中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蓄膿症——將蓮藕磨碎,取其榨汁大約一滴的份量,一天滴2~3次於鼻中,每天不間斷的做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扁桃腺炎——將蓮藕磨碎(蓮藕的外皮要先削去皮後才能磨碎),飲用其榨汁大約一小杯即有治療效果。

治療咽喉炎——將蓮藕的節磨碎,飲用其榨汁大約一小杯即有療效。

治療白帶——取蓮子約10克為一天的份量,用3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一天分成三次服用即有療效。

治療百日咳——將蓮藕的節磨碎榨汁,加入少量的砂糖飲用,每次飲用一小杯,一天飲用三次。

治療宿醉——將蓮藕磨碎,飲用其榨汁約1~2杯即有醒腦效果。

治療火傷——將蓮藕烤黑磨成粉末,加入芝麻油攪勻,塗在患部即有療效。滋養強壯——將蓮子剁碎,一天的份量大約10~20克,用600CC的水煎煮至剩下半量,將其飲用即有療效,如果每天不間斷的持續飲用,將會更具療效。

鹽藥秘法

人類離不開鹽,食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物品。人類身體機能不健全就會生病,這是由於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異常,再生力減退之故,而控製掌握這些作用的正是食鹽。食鹽可分解食物,並促使體內的廢物排泄出體外,動物的血液中都含有鹽份,它的功能是可使血液獲得淨化作用,並且可促進各個組織的正常活動;但若攝取鹽份不當,新陳代謝作用就會異常,其結果會使血液呈酸性化,而產生各種疾病,可見食鹽對我們人體的重要性;此外,鹽份能溶解血管壁上的汙穢物質,並具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還能防止血管老化。釋迦知道食鹽所具有的效能,所以在佛教醫學裏也會活用食鹽作為鹽藥。有一次,一位僧侶染患了感冒,師父利用鹽藥使其發汗,當時他教那位僧侶服下赤鹽(人造鹽,也就是現在的食鹽)和白鹽(自然鹽)而治療了感冒。鹽分為海鹽、赤鹽、井鹽、岩鹽等類,對於諸病症均具有治療效果。關於鹽的效用,在印度醫學書籍上曾有這樣的記載:岩鹽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具有強精作用,對眼睛亦有益處;煮沸後的黑色鹽很細,也具有芳香,能增進食欲,可作為一種健胃劑,並能去痰;摻雜岩鹽的黑色鹽有刺激性,能促進消化,消除疼痛。所有的食鹽都能增進食欲,促進養分的吸收。鹽份不但能維持我們的身體健康,在家庭中也被人們活用為一種調味料。當便秘時,在清晨起床後飲用二茶杯的鹽水即有療效;因感冒而為鼻塞所苦時,可用微溫的食鹽水洗淨鼻子,如此即可使呼吸通暢,所以說食鹽的藥效是很廣泛的。

配合症狀的鹽藥療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的鹽藥療法下幾種:治療割傷——準備一小湯匙食鹽,再注入一茶杯的清水,攪勻使食鹽溶解,因此食鹽水衝洗傷口,具有消毒的效果,且能防止化膿現象,並能早日治愈。

治療流行性耳下腺炎——用食鹽水漱口即能感到舒適。

治療虛弱體質——將魚骨(那一種魚都可以)在鍋裏炒至褐色,磨成粉末(可在搗藥用的磁碗裏搗碎)加進芝麻鹽,撒在米飯上,每餐食用即能使身體強壯。

治療神經痛、婦人病、風濕病、皮膚病——把鹽草包投入浴水裏再行入浴即有療效,這是因為在鹽草包裏所含有的苦汁成份解於浴水中而有效果,或在入浴時使用粗鹽亦可治療。

治療子宮內膜炎——患慢性子宮內膜炎時,可將鹽炒熱用布包起,置於下腹部使其溫暖即可。

治療月經困難症——將芝麻鹽磨碎,摻入番茶中飲用即有效果;在預定月經來潮的二、三天前,一天大約飲用5、6次,效果更著。

治療白帶——將少量的鹽炒熱後投入熱水中,用此種鹽水洗淨患部即可。蛀牙——用鹽水漱口,或者是將一碗米飯加入少量的鹽攪勻後,沾點水塗於宣紙上,貼在蛀牙的那一邊臉頰上,待宣紙幹燥後取下來再換一塊,反複的替換大約3、4次即能止痛。治療蓄膿症——將番茶煎濃,在微溫的200CC番茶中投入一小湯匙的鹽,攪勻使之溶解,用此鹽番茶來清洗鼻子即有治療效果,要清洗鼻子時使用橡皮管能輕易地將鼻孔洗淨。

治療慢性鼻炎——可用鼻子吸入鹽水清洗鼻腔,再將鹽水由口中吐出來,即有治療的效果,或者可取1%的食鹽,溶入溫水中飲用也有治療效用。

治療結膜炎——將番茶煎煮的濃汁大約200CC,撒下1/2茶匙的食鹽,用此種鹽番茶來洗眼,多洗幾次即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