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曉敏聽後,說:“沒有哪位領導願意把自己手中的精兵強將拱手送人,但麵對執意要走的員工,領導怎麼會不懂得做順手人情呢?除非你們財務部經理和市場部經理不和。”聽了於曉敏的分析,沈錫雷茅舍頓開,連忙說:“我想起來了,他們兩位領導之間的確有點隔閡。”於曉敏說:“問題就在這兒。就算財務部的經理肯放你,市場部的經理放心用你嗎?所以,你不妨先找市場部經理談談……”
第二天,沈錫雷在於曉敏的建議下,主動去見了市場部經理。在一番溝通後,他果然順利換了工作。事後,沈錫雷拿出到市場部第一個月工資的20%——600元錢作為酬謝給了於曉敏。
初戰告捷,於曉敏異常興奮,信心倍增。不久,表弟給她打來電話,要她去幫忙策劃辭職……口碑相傳下,短短的10多天裏,於曉敏就替6個老鄉、親友“完美”辭職。月末一算賬,她當月的收入竟高達3000多元!
隨著生意步入正軌,於曉敏越來越意識到,取信於委托人是能否幫委托人“完美”辭職的關鍵。於是,她進一步規範了自己承接業務的各項手續,不但把自己的身份證複印件留給委托人,還就委托人提供的信息簽訂保密協議……
賺錢有新招,“完美辭職公司”誕生
為了拓展業務範圍,2011年5月,於曉敏在報紙上刊登了一條“分類”廣告。
廣告刊出不久,於曉敏就接到了一個叫魯紅梅的女孩打來的谘詢電話。原來,魯紅梅去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廣告設計公司找了份工作,並簽訂了3年的勞動合同。根據協議,魯紅梅如果提前解約,需要支付違約金。2011年5月初,魯紅梅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準備向公司辭職,公司便要求她按照合同上的規定賠償違約金9600元,這筆數字對於還在償還助學貸款的魯紅梅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正當魯紅梅為此事煩惱時,她無意中看到於曉敏的“完美辭職”廣告。
聽完魯紅梅的敘述,於曉敏一時之間愛莫能助:這可不是一起簡單的辭職谘詢,而是勞務糾紛啊。於是,她趕緊聯係了一位做律師的朋友。經過這位律師朋友的幫忙,才算幫魯紅梅解決了問題。
經過此事,於曉敏意識到:許多辭職或多或少地牽扯到勞務法律法規,而這就需要專業的律師解決。於是,她先後與5名律師達成了合作協議。按照協議,於曉敏介紹來的客戶,可以享受8折的優惠。而於曉敏的收益,則是收取她介紹來的這些客戶消費額的10%作為提成。“律師智囊團”的推出,一下子擴大了於曉敏的業務,也給她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2012年1月6日,一位在鄭州地鐵公司工作的劉先生找到於曉敏,說他打算辭職,但沒有找好下一東家:“我每天都在上班,哪有時間外出找工作啊。”於曉敏望著劉先生鬱悶的眼神,決定幫劉先生找工作。
長期在人才市場工作的於曉敏很快就幫劉先生覓到了一份醫藥器材銷售的工作。事後,劉先生為了感謝於曉敏,不僅給了她500元的“完美”辭職費,還給了她1000元尋找新工作的勞務費。
拿著1500元的報酬,於曉敏意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幫人辭職,還可以利用資源幫人找工作。隨後,於曉敏效仿“律師智囊團”的做法,與鄭州市6家中介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於曉敏新的服務項目正式啟動:幫辭職的人找新工作,收費標準是新工作第一個月薪水的30%。
業務範圍擴大了,業務量也就越來越大,到了2012年9月,於曉敏一個月最多可以接60單業務,月收入超過了1.2萬元。
有了於曉敏這樣細致、周到、溫情和秉公理性的服務,很多因為辭職而鬧矛盾的雇主和被雇人都能化幹戈為玉帛,好聚好散。而當遇到有困難的辭職人,於曉敏還會減免他們的費用。
目前,於曉敏已經成功地代理了500多個辭職業務,自己也從中賺到了40多萬元的勞務費。如今,於曉敏已投資成立了一家“好運來職業谘詢公司”。她相信,等待她的,將會是更加紅火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