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證小常識
外國人進入法國國境均須持有其所在國發給的符合國際公約或條例規定的有效護照和法國政府駐外使領館頒發的有效入境簽證。
自1995年3月起,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七國實施“申根協定”,七國公民無須簽證可自由進出七國國境。對獲得申根協定國一國簽發的申根簽證(多次出入境)的外國公民可自由進出這七個國家。申根協定將世界各國分為若幹類別,中國被劃入申根簽證發放從嚴控製的範圍。
我國國家旅遊總局每年也適量組織個別旅遊團組赴法,但多為一些藝術家、學者之類的團組,即使這方麵的人士法國方麵也有許多規定,如要求旅遊者單位出具有關的證明等。目前,法國有關部門正準備嚐試開放這一領域。
在法期間不過90天,不需要簽證。如是為留學而去法國,超過90天,必須在大使館獲得簽證。附錄附錄附錄1法國大事年表
公元前58—前51年凱撒占領高盧,高盧—羅馬時期開始
481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即位
800年查理大帝在羅馬加冕
843年查理的孫子三分帝國,其中西法蘭克王國即法蘭西立國之始
987年卡佩在蘭斯當選國王並加冕,卡佩王朝開始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
1469年印刷術在法國首次出現
1481年路易十一初步統一法國
1589年亨利四世即位,波旁王朝建立
1643—1715年路易十四在位,實行君主專製
1748年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發表《論法的精神》,倡導三權分立
1762年啟蒙思想家盧梭發表《民約論》,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1804—1815年拿破侖在位,是為第一帝國
1837年法國第一條鐵路通車,工業革命蓬勃開展
1870年普法戰爭,第二帝國覆滅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895年電影首次在巴黎公演,標誌著“第七藝術”的誕生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北部為主要戰場
1940年德國入侵,戴高樂號召進行抵抗
1944年諾曼底登陸,法國解放
1958年通過新憲法,戴高樂當選為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
1960年爆炸第1顆原子彈
1963年與德國簽署法德合作協定,法德走向和解
1964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法建交
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1975年法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拉美國家簽署第一個《洛美協定》
1981年左翼社會黨領導人密特朗出任總統
1991年法國參與海灣戰爭
1999年法國參與科索沃戰爭
附錄2法國著名曆史人物介紹
路易十六(1754~1793)
法國波旁王朝國王。統治期間,封建專製統治危機深重,財政狀況惡化。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發生衝突,路易十六拒絕第三等級的改革要求,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路易十六表麵上接受立憲政體,暗中仍阻撓革命,拒絕廢除封建特權。1791年6月化裝潛逃時被截回巴黎。同年9月被迫批準憲法。1792年法奧戰爭爆發後,勾結外敵,糾集王黨,企圖鎮壓革命。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君主製度。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
羅伯斯庇爾(1758~1794)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家,雅各賓派的主要領袖。1781年當律師,1789年當選家鄉第三等級代表,出席三級會議。1790年成為雅各賓俱樂部主席。1792年9月當選為國民公會代表,1793年初主張處死國王路易十六,7月27日進入救國委員會,不久成為該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人。1793~1794年法國革命麵臨嚴重危機。羅伯斯庇爾領導雅各賓政府實行恐怖政策。1794年3~4月,先後鎮壓雅各賓內部左翼坎貝爾派和右翼丹東派,從而導致雅各賓派統治力量的削弱。1794年7月27日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庇爾的力量聯合發動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被送上了斷頭台。
拿破侖(1769~1821)
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之一,生於科西嘉島,16歲時擔任炮兵少尉,率兵南征北戰,屢立戰功。1799年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建立獨裁的執政府,1804年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在粉碎反法聯盟的軍事幹涉戰爭中,創造了許多軍事奇跡。統治期間他加強資產階級中央集權,相繼頒布了“民法”、“商法”、“刑法”等法典,推行自由貿易政策。1812年進攻俄國失敗成為拿破侖由盛轉衰的轉折點。1814年拿破侖被放逐,1815年逃回巴黎短暫執政,6月在滑鐵盧慘敗後被放逐到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去世。
戴高樂(1890~1970)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畢業於聖西爾陸軍學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40年任裝甲師師長,在前線積極阻擊希特勒德國對法國的突然襲擊。法國投降後他領導展開了“自由法國”運動。1944年6月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首腦。1958年12月當選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任內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大國的控製。1969年4月由於在公民投票中受挫,辭去總統職務。
蓬皮杜(1911~1974)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戴高樂忠實、靈活的繼承人。畢業於巴黎師範大學,在中學當過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入伍,在戴高樂臨時政府中曾任負責國民教育的專員。1958年5月任戴高樂總理辦公廳主任。1962年4月9日出任總理,執政達6年之久。1969年6月15日當選總統。任職期間,履行戴高樂主義的原則和宗旨,注重突出總統權力。改善了法國同蘇聯、美國的關係;重視與亞洲的交往,蓬皮杜是第一位來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統。
密特朗(1916~1996)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1938年9月大學畢業時應召入伍。法國投降後,領導根據自己化名組成的“莫蘭小組”抵抗組織。在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的21屆政府中,密特朗進出政府11次,作為職業政治家,從未從事過其他事業。1971年當選社會黨第一書記。1981年5月10日競選總統獲勝。收化工、紡織、電氣、電子等總公司為國有,維護民族獨立,主張聯美抗蘇,西歐聯合。
希拉克(1932~)
現任法國總統,法國國立行政學院高才生,多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76年創立保衛共和聯盟任主席至今。1974~1976年,1986~1988年兩度出任總理,1995年5月當選總統。希拉克對東方文化非常著迷,多次訪問東亞、中國。在他的領導下,法國外交政策保持了更多的獨立性,中法關係的負麵因素降低了。
法國著名的文學家
(1)莫裏哀(1622~1673)古典主義代表,《偽君子》、《吝嗇鬼》等劇作反教會反封建,流傳很廣。
(2)雨果(1802~1885)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是世界文壇的不朽之作。
(3)司湯達(1783~1842)法國第一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是《紅與黑》。
(4)巴爾紮克(1799~1850)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最出色的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
(5)大仲馬、小仲馬父子大仲馬的代表作是《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小仲馬的代表作是《茶花女》。
(6)莫泊桑(1850~1893)偉大的短篇小說家,《羊脂球》、《項鏈》等作品針對性很強。
(7)普魯斯特(1871~1922)20世紀前期法國偉大的作家,代表作是《追憶似水年華》。
法國著名的科學家
(1)拉瓦錫(1743~1794)使化學成為一門科學的人,正確解釋了燃燒的原因,發現了化學中能量守恒定律,證明了水由氧和氫構成。
(2)安培(1775~1836)發現電流產生磁力。奠定電動力學基礎,為電動機確立工作原理。
(3)歐姆(1787~1854)發現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定量關係的歐姆定律。
(4)巴斯德(1822~1895)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奠基人,在醫學上的應用大大減少了因細菌感染死亡的人數。
法國著名的藝術家
(1)烏頓(1741~1828)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雕塑家。
(2)德拉克洛瓦(1798~1863)浪漫主義最傑出的畫家。最著名的作品是《自由引導人民》。
(3)印象派畫家:馬奈(1832~1883)——印象派創始人,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莫奈(1840~1926)——真正的印象派技巧畫家,代表作《日出·印象》;塞尚(1839~1906)——“現代藝術之父”,對立體主義、野獸派影響很大。
(4)羅丹(1840~1917)19世紀影響最大的雕塑家,代表作《思想者》。
(5)比才(1838~1875)法國音樂的傑出代表,作品歌劇《卡門》是許多國家舞台的保留曲目。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
(1)笛卡兒(1596~1650)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是典型的“二元論者”和唯心主義者,提出著名命題“我思故我在”。
(2)孟德斯鳩(1689~1755)《論法的精神》為未來的資本主義國家設計了政治藍圖,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成為資產階級國家和政治學說的奠基之作。
(3)伏爾泰(1694~1778)用文學作武器反封建反教會的勇士,強調“平等”,對教會的抨擊是最猛烈的。
(4)盧梭(1712~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社會契約論》裏發展了天賦人權學說,並揭示了人類不平等的根源。
(5)薩特:(1905~1980)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存在與虛無》風靡80年代的中國。
附錄3國旗·國歌·國花·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