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3 / 3)

在法國一般都不邀請人到家裏去。當然,有必要或私交很好的人也不顧忌什麼。如為一般關係要到別人家裏去,應跟主人預約,確定訪問時間,如對方不介意最好了解一下對方樓房的大門密碼,否則可能及家門而難入。因為現代法國人的住家安全措施日趨嚴緊,公寓樓大門有密碼,內樓也有密碼。法國的樓層編號與我國有別,一樓在法國叫底層,二樓叫一樓,三樓叫二樓,依次類推。準時到達,進門前先按門鈴或敲門,與主人打招呼後,應邀入內。如果是鄰居,則不必拘禮,站在門口也可談,入內小坐、閑談或商量事情都隨意。

較正式拜訪一般安排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左右。主人有時備點小吃、飲料,不必拘泥,可以邊吃邊談,融洽氣氛。不經主人邀請,或獲得主人同意,不要參觀主人住房和庭院,不能動個人物品。

保持一定距離

法國人最珍惜的是“自我空間”、“個人生活”,也小心翼翼地不打攪別人的空間和自我。這一點,即使在公共場所也充分表現出來。

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咖啡館和酒吧中,人們低聲說話,不去注意其他人,更不會盯著別人看,也不會和人目光對視。

在車站或車上,即使在高峰期,人們也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觸到對方,如需要在他人麵前經過或其他小有打擾之處,都會說一聲“對不起”,以示歉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少有過分親昵的關係,一般是禮貌、友好和保持良好距離,給別人和自己保留一個空間。

在法國,在郵局、銀行、電影院或體育館票房、公用電話旁。超市收銀台等凡是需要排隊之處,人們都保持一定距離,一般是1米左右;在櫃台前(尤其是銀行、郵局)標有1米線,要求下一個顧客離在櫃上辦事的顧客1米遠。在等候使用公共電話時,切勿緊靠電話亭,否則會讓裏麵正在說話的人不自在甚至不滿。

所以,即使是在商務會談以外的日常談話中,如別人沒有主動談起,不要打聽別人的私事,即便是很熟的人也不合適。一般來講,同男賓交談,不要問其政治觀點,支持何黨派,投了哪個黨的票,個人履曆、家庭背景、工資收入、家產等,也不要談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話題。和女士交談,不問年齡,不問衣著、飾物的價錢,不要問私生活。

避免忌諱

歐洲國家對“13”這個數字非常反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和“13”打交道。在法國的劇院裏,在12排與14排之間,開一條A行通道。最為忌諱13人坐一桌吃飯。所以,商務宴請一定不要安排13人一桌。

公務拜訪一般不要選擇在節假日,法國人的休閑時間非萬不得已絕對不允許幹擾。如勉為其難,往往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法國應邀赴商務宴會或私人宴會千萬不要送紅玫瑰、菊花和葡萄酒。紅玫瑰象征愛情,菊花是悼念逝者的,葡萄酒則似乎不太莊重。在法國南部的農家做客,不可用OK手勢(即用大拇指與食指構成一個圈)表示讚賞主人的家酒,因為這種手勢意指酒質低劣。

告辭時要忌諱當他人說完一段話就立即提出,以免讓人覺得是對他談話不滿或不耐煩。別人談話時,切忌打哈欠、伸懶腰。退席不可悄悄溜走,要先和女主人握手,再和男主人握手,向他們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