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年多的時間裏,EEC堅持了生長激素和同化激素的禁令,但自從1995年7初,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Alimentarius)公開宣布天然激素、折侖諾和群勃龍用於家畜肥育的安全性以來,這意味著聯合國糧農組織(FA0)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科學家間接地支持美國批準使用這些物質的立場。EEC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尋找新的論點,來維持對激素的禁令,歐盟農業專員Fischler博士在布魯塞爾組織了一次令人矚目的會議,有歐洲各國和美國來的60多位科學家在一起討論近10年來關於激素方麵所積累的信息。會議議程安排了三個主題,分成了三個不同的工作組。一個議題的內容涉及到目前正在廣泛使用或正在無發的多種生長促進劑,評論了應用生長促進劑的功效。第二個議題與檢測分析方法的"技術狀況"有關。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是有關生長促進劑對人和動物健康的危害。最後一天,還請來一些始終關注生長促進劑的歐洲議會議員、歐洲和其他地方的消費者組織,在一起討論(大約邀請了250人)。會議主席Mabdox博士根據三天的會議作了總結性發言,其中一個結論肯定了8年前Lamming教授領導的科學工作組所得出的結論。在規定條件(包括銷毀注射部位的組織等)下使用天然激素和性激素及其相關化合物(折侖諾和群勃龍),不會引起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此外會議還得出結論:"人們對β-2-興奮劑用作生長促進劑給人類健康帶來的潛在影響,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2豬生長激素(PST)和牛生長激素(BST)是否有應用前景
幾十年來,由於我們逐步對動物生長的中間代謝的途徑和影響因子,有了大量的了解,開辟了許多改善動物生長性能和提高奶產量的新途徑。這些影響因子包括生長激素PST和BST、促生長因子(Somatomedines)(IGF1IGF2)、丘腦下部生長釋放因子(GRF)、新的同化激素和β-興奮劑、新的添加劑和新的免疫學方法的應用(Macrae和Lobley,I992)。
2.lPST就PST的使用而言,大量的研究表明,給豬施用外源PST能夠提高其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有試驗表明,施用PST,可使豬體內脂肪減少55%、提高日增重15%~25%和飼料轉化率17%(Bechtel和Easter,1987)。日增重提高,是由於蛋白質量的存積,表現為肌肉纖維變大(肥大)和細胞數的增多(增生),這很可能是生長激素促進促生長因子的釋放而引起的(Etherton等,1987,Boyd,1987)。但是由於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們還不能對這些外源PST所引起變化的量值,進行專門的表述:1)對於最適劑量(30~60μg/kg活重)沒有一個精確的數據;2)劑量與營養供給之間明顯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較高劑量引起的較高蛋白質沉積量可能需要改變其飲食構成。多種因素影響PST的使用,包括農場的經濟狀況、動物的健康、市場的影響、消費者的認可、對環境的影響、政府和歐盟的態度以及倫理學方麵的考慮。EEC85/649號指令和88/146號指令仍然禁止同化激素和生長激素PST和BST的使用。1999年10月26日,EEC把這項禁令製訂為永久性的。可是最近幾年積累的科學數據表明,這些物質的使用可以使豬生產性能提高15%,而對動物健康沒有負作用,對人類健康也無毒性作用。針對哺乳期母豬所做的研究表明,施用這些藥物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可以提高奶產量18%,幼豬的體重更大一些,健康方麵的問題也少。
2.2BST早期的研究,BST被看做是提高牛奶產量的高效手段,通過提高飼料轉化,牛奶產量可增加15%~20%(Peel等,1987;Bauman等,1985;Chilliard,1988)。有跡象表明對牛應用BST後,亞臨床酮症的發病率較高,並可能導致皺胃的移位,乳房炎、足炎和免疫抑製也時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