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獸藥殘留的危害
醫學界己證實,畜禽產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及其他合成藥物的濫用與殘留,往往與人類常見的癌症、畸形、抗藥性、青少年性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問題以及某些食物中毒有關。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動物產生耐藥性,然後通過食物鏈將這種耐藥性病菌轉移給人類,從而引起人的過敏或產生耐藥性菌株。
我國畜產品產量較大,但出口量卻很小,如肉類出口僅占總產量的1%,化學藥物殘留超標是限製出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畜牧業大發展之勢和經濟全球化的衝擊在即,如不及時重視藥物殘留,最終必將阻礙畜牧業的發展,自絕於國際市場大門之外。
3減少藥物殘留的途徑
3.1減少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嚴格控製化學藥物的使用。堅決禁止使用鹽酸克儉特羅、己烯雌酚等激素類、安定等鎮靜劑類以及各種含氯藥物;禁止將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
合理使用允許使用的藥物。一是嚴格遵守國家對屠前停藥期的規定以免有殘留檢出或者殘留超標。如在體重超過34kg的豬不能使用卡巴氧,喹乙醇屠前停藥期35d,產蛋期的雞、鴨、鵝不宜用喹乙醇治療禽霍亂,肉用仔雞要注意停藥期等等;二是要適時應用無屠前停藥期的藥物,以確保屠前動物的健康;三是選用與人類用藥無交叉抗藥性的畜禽專用藥物;四是改變某些終身用藥的方法為階段適時用藥;五是堅決禁止食用在停藥期內患病急宰的動物。
研製推廣使用天然藥物和製劑,減少抗生素和合成藥的使用。近年來一批酸化劑、微生態製劑、化學益生素等天然物質飼料添加劑相繼出現。它們能夠在數量或種類上補充腸道內減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調整或維持腸道內微生態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機能和抗應激能力,提高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但卻不造成藥物殘留和抗藥性等問題,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添加劑。
實施畜禽的"健康養殖工程"。培育健壯種質資源,改良品種;研製開發最優的飼料配方;投放營養配比合理的飼料;減少畜禽的發病機會,提高其抗病免疫力和生長率。
3.2發展飼料工業提高飼料產品質量
安全的食品來自安全的飼料,傳統的飼料工業必須不斷發展高新技術,以迎接由於藥物殘留而帶來的挑戰。如為了避免飼料加工中的交叉汙染,一些有遠見的飼料加工設備製造者已經推出類似"避免殘留"或"零殘留"的技術,在預混科和濃縮料終產品生產出來後再添加藥物和抗生素的All(Aslateaspossible)技術。
提高飼料企業對藥物殘留的認識。首先要學法用法守法,按照法律和標準規定生產合法產品,杜絕違法行為。第二要重視產品質量。第三要認識到飼料企業在畜牧業發展進程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如果飼料產品優良,就能加速畜牧業發展,促進群眾致富,反之就會妨礙其發展,甚至出現坑農、害農的問題。
3.3加強檢驗檢疫工作
建立有效的檢驗檢疫製度,實施獸藥殘留監控計劃。一是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進行檢測,發現含有違禁藥者不允許使用。二是尿檢發現有違禁藥物殘留的家畜不允許屠宰。三是對胴體組織(主要對肝髒)檢測,發現有違禁藥物殘留的不允許銷售。目前,特別要創造條件,加強對後兩個環節的控製。國家已從1999年開始對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河南、天津等10省市的畜禽產品實施獸藥殘留監控計劃,1999年共抽檢了1000個樣本,2000年共抽檢了4000個樣本(其中尿檢和組織樣本各一半),今後將會在更多的地區、城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