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衛生與植物檢疫協定》(SPS協定)指出,其成員國應將本國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製定的食品法典相協調。CAC製定的標準、準則是解決國際食品貿易爭端的標尺。眾所周知,飼料衛生安全與動物性食品衛生安全密切相關,因此飼料衛生標準的製、修訂應當密切注意和研究CAC製定的相關標準。例如,關於汙染物標準,CAC在《食品中汙染物和毒素的通用標準》(Codex Stan 193)中設定了限量值的汙染物有16種:鉛、砷、鎘、汞、銅、錫、鐵、硒、硝酸鹽、亞硝酸鹽、氯乙烯單體、丙烯腈、黃曲黴毒素B1、黃曲黴毒素M1、展青黴素、赭曲黴毒素。上述16種汙染物在我國現行飼料衛生標準中隻有6種有限量規定。又如國際上對神的衛生學評價通常以無機砷為依據,今後考慮我國標準中是否應以無機砷替代總砷指標,以與CAC標準接軌。研究和解決食品中汙染物的法典標準與我國標準之間的差別,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和飼料企業參加國際市場競爭具有重要的意義。
4.3 加強標準研究工作,增加製標研究投入 飼料衛生標準關係到養殖業生產安全和人體健康,必須以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作為依據。FAO/WHO近年提倡以危險性分析(risk analysis)作為製定標準的重要原則。我國在過去製標中雖也部分應用了危險性分析,但尚未全麵采用危險性分析係統,這將是今後製標工作的方向。另外,我國是養殖生產大國,養殖動物種類眾多,至今還有多種動物的飼料衛生標準尚是空白或不完善。例如,我國鴨的飼養量大,鴨飼料的衛生標準雖在近年修訂的標準版本中有所補充,但仍很不齊全。這主要是由於相關技術資料缺乏,因而較難全麵製定相應的衛生標準。近年,國內少數單位開展了部分有毒有害物質(如氟、銅、亞硝酸鹽等)對鴨的毒理學研究,其試驗資料對我國飼料衛生標準的製、修訂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飼料衛生標準的製。修訂難度大,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和大力支持有關飼料衛生標準的研究工作,並且在製標經費預算上適當傾斜,增加製標工作的投入。
與衛生標準配套的檢測方法標準的研究工作也應加強。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儀器、新方法不斷湧現,應及時了解、研究、采納檢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於檢測方法標準的製定。
4.4 采取切實措施,貫徹實施飼料衛生標準 一要加強標準的宣傳貫徹工作。標準發布後,標準文本應及時發行、傳遞暢通,使各級飼料質檢機構和基層單位及時獲得標準文本。同時要利用各種途徑和方式積極宣傳嚴格執行飼料衛生標準的重要性,使飼料生產者、經營者自覺地按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和控製購銷產品的衛生質量。特別是要及時在飼料質檢部門和執法部門進行宣傳貫徹,使這些部門的人員能及時準確地了解標準的內容,作好檢測、監督執法工作。二要結合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搞好飼料衛生標準的宣傳貫徹。產品質量監督是貫徹標準的重要手段,標準是進行質量監督的主要依據,二者相互聯係,相互促進。國家及各地開展飼料產品質量統檢與抽檢工作時,要將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與飼料衛生標準的宣傳貫徹結合起來,強調把衛生指標作為判定產品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三要及時解決貫徹實施標準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例如,飼料衛生標準中檢測項目很多,今後隨著標準的修訂和進~步完善,衛生檢測項目將會更多。在飼料衛生監督檢測中,標準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在飼料衛生監測中存在標準品缺乏或標準品質量差的問題,這在地方各級飼料質檢機構中更為突出,不少衛生指標項目因無標準品而無法檢測。因此建議有關主管部門設立專門機構或指定某一機構(如國家級飼料質檢機構)對標準品集中供給和管理,或者負責提供標準品來源信息。
總之,我國飼料衛生標準的製、修訂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隨著國家和全社會對飼料安全日益重視,對標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飼料衛生標準工作任重道遠,應與時俱進為我國飼料工業的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